北京中学等六校联盟共建钱学森精神育人实践基地

5月13日,“仰望星空七十载 薪火相传二十年”——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系列活动暨钱学森班成立20年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中学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中学、北京钱学森中学、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等六校签署“共建钱学森精神育人实践基地”协议,推动跨区域资源共享与课程共建。

据悉,2025年是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也是全国首个“钱学森班”创立二十周年的纪念之年。从2005年至今,钱学森班已覆盖全国25个省份,培养出数千名兼具家国情怀与科学素养的优秀学子。

活动伊始,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李平中宣读了“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同志的贺信。孙家栋在信中高度评价钱学森“爱国、奉献、求真、创新、协同、育人”的精神内核,并强调:“新时代更需要以钱老为榜样,将科学报国的信念根植于青年心中。”航天英雄杨利伟也通过视频寄语青年学子:“航天梦是强国梦的一部分,愿你们以钱学森精神为指引,勇敢追逐星辰大海。”

随后,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师生献上原创诗朗诵《星辰之光 德润明诚》,展现青年一代对航天梦想执着追求的《飞翔的路》主题MV也首次发布。主题研讨环节,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八一电影制片厂等科研与教育领域的专家围绕“航天点燃梦想”“大中衔接的人才储备”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谈到对钱学森精神的理解,北京中学钱学森班学生裴景祺表示,“我最敬佩钱学森先生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1960年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他带领团队论证卫星返回技术、载人航天路径,甚至提出‘航天-航空-航海’一体化的超前构想,并且在技术封锁中开创了‘中国解法’。今后我们会努力把钱学森精神践行在生活中、学习上、思考里。”

北京中学副校长唐大友表示,“钱学森班”作为钱学森精神的传承载体,肩负着探索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使命,在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与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全国中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品牌。“这次系列活动是对钱老‘人民科学家’精神的最好致敬,也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供图/北京中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彭小菲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