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机会前瞻|金融监管总局最新表态!事关跨境电商,这几家公司在跨境贸易领域深度布局值得关注(附概念股)

【金融监管总局创新“跨境电商保”支持外贸新业态】5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创新‘跨境电商保’模式,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通过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专属保证险产品,为跨境电商境内采购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中单列外贸板块,优先走访对接外贸企业融资需求。今年一季度,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超2400亿美元,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领域。此举旨在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

【机会前瞻】

5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监管总局创新 “跨境电商保” 模式,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专属保证险产品,为跨境电商境内采购提供信用保障,全力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承保金额已超2400亿美元,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领域获得重点支持。

此次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政策核心包括三大举措:一是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专属保证险产品,为跨境电商境内采购应付账款提供信用保障,解决企业因现款交易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二是单列外贸融资板块,优先梳理外贸企业清单并推动银行对接融资需求,同时通过短期出口信用险扩大承保规模,2025年一季度承保金额已超2400亿美元,重点覆盖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关键领域;三是推动银保协同,建立融资对接机制和线上平台,利用大数据精准匹配项目与资金,实现“资金找项目”的高效模式。

在当下,跨境电商业发展迅猛,已然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海关总署最新初步测算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跨境电商在“卖全球”方面潜力进一步释放,同时在“买全球”方面的优势也在持续发挥。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高效物流等优势,打破传统贸易壁垒,开辟出外贸增长的新路径。不过,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境内采购信用风险管控难等问题,制约了业务拓展与规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