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爱尔兰人——老套的‘爱尔兰式再见’与事实相去甚远。”
关于爱尔兰人有很多真实的刻板印象,比如爱喝吉尼斯黑啤酒。然而,有一种流行趋势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爱尔兰人摸不着头脑,那就是“爱尔兰式再见”。
如果你以前没有听说过,“爱尔兰式告别”是一种特殊的告别方式,包括在家庭聚会或活动中突然离开。最近,在圣帕特里克节前夕,这个词在社交媒体上流行起来,许多tiktok用户开玩笑地感谢爱尔兰人创造了他们“最喜欢的再见”。
公平地说,不难看出它的吸引力。在家庭聚会上,每个人都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过了顶峰。到那时,也许最好是提前照顾不可避免的宿醉,避免无聊的凌晨三点闲聊。
爱尔兰式的告别方式巧妙地避免了不可避免的要求留下的抗议,也避免了一个接一个向每个人挥手告别的艰巨任务。或者,上帝保佑,你和你的醉酒朋友一起打车,他住在对面,而且有非零的机会招致优步的清理费用。
唯一的问题是?这是假新闻。作为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爱尔兰长大的人,我可以向你保证,“爱尔兰式再见”不是一件事。

“爱尔兰式告别”是一种不打招呼就离开派对的方式(图片:盖蒂图片社)
任何在爱尔兰参加过家庭聚会的人都可以证明,问题在于如何让人们离开。通常会说一句“我现在最好走了”,接着是40分钟的谈话,然后是一连串的道别。爱尔兰人被普遍认为是能说能说的人(或者用一个更现代的说法,被称为“合格的yappers”),这并非巧合。
我也不是唯一一个被这种文化错误归因所冒犯的人。在一个流行的“爱尔兰再见”tiktok上,评论人士很快指出,这不是爱尔兰的现象。“这是对你的友好提醒,爱尔兰人的道别方式与爱尔兰式道别相反。我们宣布我们要提前几个小时离开,因为我们一直在说话,慢慢地离开,继续走路。”
另一位用户插话说了一段真实的爱尔兰式告别:“你显然没听说过真正的爱尔兰式告别。“好吧,走吧,再见,再见,再见,好吧,再见,还有,我告诉过你我上星期见过你的头发吗?”’”
但是,如果爱尔兰人自己没有要求这种胡迪尼式的退出,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莱斯大学的数据,这个词实际上起源于波士顿,那里有大量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据说,这个短语的出现是为了描述醉酒的人离开派对时不与任何人说话的方式,以避免暴露他们有多醉。
另一种说法是,来自语言学习应用Babbel的一位语言学专家认为,这可能源于各国试图相互侮辱的传统。在18世纪,英国人用“French leave”来形容不辞而别,而法国人则创造了他们自己的侮辱性词汇:filer a l’anglaise。19世纪40年代马铃薯饥荒期间,数百万爱尔兰人逃到英国和美国,“爱尔兰再见”可能也是一种类似的侮辱。
说了这么多,如果说爱尔兰媒体中不存在爱尔兰式告别的概念,那将是一个谎言。确实如此——但它并不像表情包所暗示的那样字面上理解。
2022年,短片《爱尔兰再见》因描绘了生活在爱尔兰农村的两个疏远的兄弟而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和奥斯卡奖。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兄弟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从伦敦的新生活中被带回来的故事。这部电影的名字是对移民和失落的一种暗示,而不是一种告别的实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