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别人请你帮忙,该不该帮?一个让你赢家通吃的策略!

别人有事请你帮忙,该不该帮?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帮,省得惹一身麻烦。

但是,不帮的话,也可能涉及到你的利益,由不得你不帮。

那么,遇到这种问题,你唯一的答案就是:涉及到你利益的事,别人请你帮忙,你必须得帮。

但是,怎么帮?这里边是有学问的。

《资治通鉴》中有一段故事,可以说为我们指明了这种情况的应对之策,这也是兵法大家孙膑为我们提供的谋略智慧。

公元前 341 年,魏惠王派庞涓讨伐韩国。面对强大魏军的围攻,韩国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向其他国家求援。

而强大的齐国,自然也是韩国的重要求援对象。

齐威王见到了韩国的使者,安抚好使者之后,马上召开朝堂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有齐国丞相邹忌、齐国将军田忌,还有孙膑等大臣。

齐威王上来就定下主题:韩国求援,要不要救?

为别人火中取栗,招惹强敌,这很明显不是好事。救援韩国,这并不是明智之举。

于是,作为丞相,邹忌很快站出来发言,表示不救。

但是,将军田忌这时候站出来唱反调说:不救怎么行呢?你不救,魏国吞并韩国之后会更加强大,到时候咱们对上魏国也没有胜算,必须得救。

该不该出兵帮助韩国,成了摆在齐威王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甚至是一个影响国运的重大决策。

齐威王问旁边的孙膑:" 孙先生,您怎么看?"

孙膑说:" 救,但是不能着急。如果着急救援韩国,我们就会引火上身,为韩国火中取栗,这显然不划算。但是,如果不救韩国,就等于帮助魏国变得更强大,同样不划算。因此,我们要救,但不能急于行动,先让双方拼个两败俱伤。到时候我们再下场,既能留下一个弱小的韩国,同时也能削弱魏国,这样我们既能赢得名声,又能获得实际利益。"

齐威王听了孙膑的建议后,果断拍板决定救援韩国,并派人告诉韩国使者:" 我们齐国准备尽快出兵,你们那边再坚持一下,一定要等到我们的援兵到来。"

有了齐国的承诺,韩国抵抗得更加激烈,从而进一步削弱了魏国的军事实力。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再次采用十年前围魏救赵的策略,没有直接去韩国的新郑救援,而是带领大军围困魏国的都城大梁。

魏王面对齐军的猛烈进攻,不得不赶忙派出使者召回庞涓率领的大军,让他们赶紧回国。

然而,庞涓在赶回来的路上,孙膑已经撤军了。

庞涓一路追赶,最终进入了孙膑在马陵设好的圈套,被乱箭射死,这就是马陵之战的结局。

至此,魏国的军事实力大减,韩国变法十多年的成果也基本上被消耗殆尽。

不得不说,孙膑的计谋确实够狠。

齐国不仅收获了名声,还消弱了强邻魏国,让自己成为东方的顶级大国。

那么,问题来了,别人请你帮忙,到底该不该帮呢?

《资治通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如果涉及到你的个人利益,当然是要帮的。但是,关键在于怎么帮。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孙膑的谋略智慧。

别人请你帮忙,该不该帮?一定要做好三点分析。

1,不着急答应。

面对他人的请求时,不要急于答应。

先确保自己能够得到好处,同时避免承受无妄之灾,替别人火中取栗,引火上身。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 救人于危难之际 ",如果别人没有到危难时刻,你上去帮忙,只能是引火上身,给自己树敌,没准儿还会把自己搭进去。

所以,千万不要着急答应,一定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以及到手的利益。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等待时机才是最重要的事。

2,不要着急下场。

双方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你不要急于介入。

不然的话,你可能会成为对方的替罪羊,替他人挡灾,这就会让自己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3,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就算帮别人也不要着急,也不要浪费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一定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

让自己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还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

可以说,孙膑援救韩国这一招,就是采用了这一套秘诀。

别人请你帮忙,该不该帮?如果是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对你自己没有好处,那你为什么要帮呢?果断不帮!帮忙很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

尤其是现在很多骗局,都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举手之劳的心理,利用了人们善的一面。

看似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然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因此,当别人请你帮忙时,即使你能够帮,也要谨慎行事,尤其是面对陌生人。

但是,如果是熟悉的人请你帮忙,并且涉及了你的利益,该不该帮呢?

这时,你需要注意不要急于行动,要选对时机和方式,确保自己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失,确保自己能够最大程度上获利,这才是你出手的基本逻辑。

不能为他人火中取栗,不能让自己陷入危险,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你也要有策略,选对时机,用对方法。在别人最危险的时候雪中送炭,更能收获他人的感激(回报)。同时,选对正确的方式,让自己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才是给别人帮忙的最基本逻辑。

你觉得是这样吗?

观看更多《资治通鉴》的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系列解读文章,更有深度更多干货,让你领悟领导智慧,掌握成事之道。

读史学谋略,有位又有为。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谋略智慧。

【作者介绍】

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