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美刚谈好,特朗普已经盯上中国新领域!中方怒批:美方的手伸得太长
据中国商务部官网消息,针对美国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涉华人工智能出口管制指南,中方严正指出其为“典型的单边霸凌行径”,并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这一表态背后,是中美在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美方再次将博弈战场转向科技领域的复杂态势。
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内瓦就关税问题达成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对等取消约91%的加征关税并暂停24%的新增关税措施。这一被国际社会称为“意外突破”的进展,曾被视为两国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毕竟中美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双边贸易额占全球五分之一,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任何摩擦升级都可能引发连锁震荡。然而,仅仅一天之后,美国商务部便宣布废除拜登政府时期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并发布三项新指南,其核心指向十分明确:以“可能使用美国技术”为由,禁止全球任何企业使用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同时将所有中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纳入出口管制范围。
工厂(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最初在声明中直言“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即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这种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表述,即便在美国盟友中也引发争议。迫于压力,美方不得不将措辞调整为“警告使用风险”,但实质内容并未改变——根据新指南,美国企业若向使用中国产AI芯片的海外客户提供产品,仍需申请特殊许可,而这类许可被批准的概率极低。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操作,暴露出美方试图构建技术壁垒的真实意图。
美国此次制裁的核心依据充满矛盾:一方面,美方声称华为芯片“可能使用美国技术”,却始终无法提供实质性证据,甚至在官方文件中仅以“怀疑”作为理由;另一方面,新指南将管制范围扩大至中国境内企业使用国产芯片的场景,例如要求中国企业在采购国产高性能计算芯片时,需向美方申报是否用于AI训练。这种“管到别国境内”的长臂管辖,被中国出口管制法律专家杨杰批评为“无法接受中国自主技术突破的恐慌表现”。
从产业竞争角度看,美国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乔治敦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发布的报告,中国在AI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论文发表量和人才储备量均居全球前列,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算力已接近英伟达A100水平,而成本仅为后者的60%左右。更令美方担忧的是,中国拥有全球近一半的AI研究人员,在算法开发、数据标注等领域形成完整生态。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所言,单纯通过出口管制限制中国AI发展是“短视行为”,因为这只会加速本土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事实上,当美国对英伟达H20芯片实施出口禁令后,华为昇腾芯片的订单量在一个月内激增三倍,国内AI企业对国产算力的采购比例从去年的35%提升至今年的58%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