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 南亚之风:印度空军一线人员眼中的“阵风”
以下文章来源于燃烧的岛群 ,作者群主飞龙

本文是 " 燃烧的岛群 " 第 1412 篇原创文章,作者:阿登的苦林。
正文共约 4900 字,配图 11 幅,阅读需要 14 分钟,2025 年 5 月 21 日首发。
快捷阅读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点击标题下方的作者 " 阿登的苦林专辑 "!
按:2025 年 5 月 7 日,印巴两国爆发武装冲突,在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我国研制的歼 -10CE 战斗机发射霹雳 -15E 空空导弹,击落包括 " 阵风 " 在内的数架印度战机,引起多方关注。本文编译自外文杂志(原文写于 "5 · 7 空战 " 之前),原作者对印度空军装备 " 阵风 " 战机的第 101 中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访,接触了中队指挥官、地勤人员等,故编译本文供读者参考。配图有改动。

图 1. 部署在哈西马拉空军基地的印度空军第 101 中队的 " 阵风 " 战斗机。印度空军的 " 阵风 " 单座型代号为 EH 型,双座型代号为 TH 型
作为目前印太地区唯一的用户,印度空军正迅速部署两个中队的法国达索 " 阵风 " 战机并使其具备作战能力,他们也很快实现了让 " 阵风 " 成为一种 " 全能 " 战斗机的目标。印度空军将其单座型 " 阵风 " 赋予了 EH 的代号,双座型则赋予了 TH 的代号。另外,印度空军还用两任空军前主官的名字首字母缩写来指代装备 " 阵风 " 的两个中队,分别是以空军司令比伦德 · 辛格 · 达诺阿(Birender Singh Dhanoa)上将命名的 BS 中队,和以空军参谋长拉克什 · 库马尔 · 辛格 · 巴达乌里亚(Rakesh Kumar Singh Bhadauria)上将命名的 RB 中队。这两人目前均已退役,但都为 " 阵风 " 战机引进合同的签署和入役做出过奠基性贡献。截至 2025 年 4 月,印度空军麾下有两个具备作战能力的 " 阵风 " 中队,分别是绰号 " 金箭 " 的第 17 中队和绰号 " 猎鹰 " 的第 101 中队。
第 101 中队是印度空军最功勋卓著的飞行中队之一,在 2012 年解散之前,该中队先后装备过 " 哈佛 " 教练机、" 喷火 " 式战斗机(1950 年)、" 吸血鬼 " 式战斗机(1957 年)、苏 -7 战斗轰炸机(1968 年)、米格 -21 战斗机(1974 年)。2021 年 4 月 12 日," 猎鹰 " 中队重建并准备装备 " 阵风 " 战机,隶属于东部空军司令部麾下;同年 4 月 30 日,新成立的中队首次有飞行员驾机升空,完成这一历史性架次的是由时任中队长驾驶的一架双座型 " 阵风 "(垂尾编号 RB 003)。第 101 中队正式装备 " 阵风 " 是在 2021 年 7 月。交付给印度空军的许多 " 阵风 " 是从法国直接飞到印度的,中途未进行任何降落,航程超过 8000 公里,总飞行时间长达 9 小时,中间经历了三次空中加油。

图 2. 上左图为第 101" 猎鹰 " 中队的臂章,侧影为米格 -21,这也是该中队之前装备过的战机;上右图为 2021 年 4 月该中队重建并准备装备 " 阵风 " 后的新臂章。第 101 中队是目前印度空军唯二装备 " 阵风 " 的中队之一
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北部边境地区的哈西马拉空军基地是第 101" 猎鹰 " 中队的主基地。在笔者采访该中队期间,哈西马拉基地活动频繁:飞行架次数之高是显而易见的,中队飞行员每天都要飞多个架次,他们对 " 阵风 " 战机先进的传感器和机载武器,以及其出色的人机界面给予了高度评价。更重要的是,在爆发冲突的情况下," 阵风 " 的高可维护性和地勤人员让飞机快速做好再次起飞准备的能力将被证明是一笔真正的财富。

图 3. 哈西马拉(Hasimara)空军基地在地图上的位置,该基地距拉萨贡嘎机场 297 公里,距亚东县城 97 公里,距洞朗地区 83 公里,处于我军远程火箭炮的射程内
东部的 " 猎鹰 "
" 猎鹰 " 中队的指挥官是阿比舍克 · 特里帕提(Abhishek Tripathi)上校,他肩负的重任是确保中队新装备的 " 阵风 " 战机能够发挥出其可怕的性能。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特里帕提上校说:" 我的主要优先事项是训练和优化全频谱作战的各个方面,同时努力工作提升中队有关打仗的知识和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让每个人都能集中精力、齐心协力地完成中队的任务,与此同时保证中队的士气处在最高水平。"
特里帕提上校是一名经验丰富的 " 阵风 " 飞行员,也是第一批赴法接受 " 阵风 " 驾驶训练的五名印度空军飞行员之一。他曾在 2023 年 7 月的巴士底日(即法国国庆日)阅兵分列式上作为先导机领队印度空军的 " 阵风 " 编队飞行。他有三千多小时的飞行经验,其中一千多小时是在 " 美洲虎 " 攻击机上,另外他也是搭乘 BAE 系统公司的 " 鹰 " 式 Mk 132 教练机考核学员的 " 合格飞行教官 "。他还是一名仪表飞行教员和考官。

图 4. 第 101" 猎鹰 " 中队指挥官阿比舍克 · 特里帕提上校,照片中他正准备登上一架单座型 " 阵风 " 开展一次飞行训练
根据中队长特里帕提的说法," 阵风 " 的特性令其在战斗中相对于所有对手都具有决定性优势,这是基于其极其强大的航电系统、先进的飞控系统、机载电子战系统,再加上颇为致命的空对空 / 空对地武器,其中后者让 " 阵风 " 可以极高的精度打击目标。101 中队的 " 阵风 " 已证明,其在长期战争中具备昼夜连续不断发起空中行动的能力。据特里帕提所说," 这种‘印度专版’飞机上的定制武器和传感器使我们比对手更具优势,而‘阵风’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这一优势。"
印度空军东部空军司令部正在迅速推进 " 阵风 " 与俄制苏 -30MKI 战机的一体化作战工作,新引进的 " 阵风 " 已经有机融入了印度空军和其他军种开展的各类训练中。101 中队参加此类训练和演习旨在与印度空军的所有其他作战机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任务规划和开展空中行动,它们将共同组成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多机种空中进攻体系。对此,特里帕提特别强调指出:" 借助网络中心战和以目标为导向的联合战术规划,作为印度空军的目标,‘阵风’不仅成功地与印度空军的其他平台实现了一体化整合,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使我们认识到‘阵风’在此类冲突中的惊人能力。"

图 5." 阵风 " 是目前印度空军最现代化的喷气式战斗机,其已经与印度空军装备的俄制、法制和英制战机联合开展过行动
野兽模式
笔者与 " 猎鹰 " 中队相处了较长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了中队的夜航和昼间起降架次。在夜间机库灯光的照射下," 阵风 " 的外观似乎发生了变化,看上去颇像一条随时准备跃起攻击的盘着的眼镜蛇。" 阵风 " 的启动仅需最低限度的地面支援设备,笔者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现象是,两台 M88 发动机在启动时会发出女妖般的哀鸣。中队飞行员一致对他们座驾的操控性能予以了高度称赞,无论 " 阵风 " 采用何种挂载配置,在整个飞行包线内,飞机都能提供精确而又舒适的飞行操控性;再加上两台 M88 涡扇发动机的助力(发动机油门可以从战斗挡猛地推到慢车,然后再推回战斗挡;从慢车到加力全开只需不到三秒钟),让 " 阵风 " 真正成了一架杰出的高机动性飞机。

图 6." 阵风 " 采用的赛峰 M88 发动机非常紧凑,这款航空发动机已卖至全球,总运行时间超过 100 万小时(包括起飞前滑行和检查的开机时间)
在各种现代化战机中," 阵风 " 的人机界面显得非常与众不同。特里帕提明确指出,这让飞机非常便于驾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飞行员在高度对抗性的战场空域里的表现,而且还提升了飞行员的本事。窥视一下座舱,会发现它出奇地舒适,而且飞行员们普遍对其舒适性和易操作性予以高度评价,尤其是在高过载机动时。马丁 · 贝克 F16F 弹射座椅的椅背向后倾斜 29 度。飞行员对效果突出的座舱空调系统非常满意,尤其是在高温和潮湿的天气条件下。
飞行员们还对 " 阵风 " 那独特的广角座舱水平显示器非常欣赏,该显示器可辅助飞行员分析战术态势。由于广角座舱水平显示器的焦点被设置在无限远处,所以飞行员无需调整眼球视觉就能来回快速扫视抬头显示器(HUD)和广角座舱水平显示器上的画面。一些具体的操作(如管理机上的载荷)可通过座舱左右两侧的彩色触屏显示器来进行。

图 7.101 中队的飞行员在开展一次多机训练前的合影。101 中队的飞行员在训练飞行中充分发挥了 " 阵风 " 战机的优异性能
对机组成员的训练是确保 " 阵风 " 发挥出其最大潜力的关键步骤。由于 " 阵风 " 采用了现代化的操作系统、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再加上其多功能特性,故飞行员学习驾驶 " 阵风 " 的学习曲线非常陡峭。用中队长特里帕提的话说就是:" 飞行员的训练非常严格且具有挑战性,因此机组成员必须在训练的最初阶段就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应对驾驭这一多用途平台的挑战。" 他接着补充说,印度空军高度重视对 " 阵风 " 战机的模拟器训练,这在提高飞行员个人能力方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特别是在处理机上紧急情况、作战使用以及理解平台的使用理念方面。
为战斗而生
中队长特里帕提夸赞了 " 阵风 " 的机载传感器系统,他指出机上的雷达能够同时处理不同的空对空和空对地 / 对海威胁,向飞行员提供广泛的交战能力。" 阵风 " 是欧洲第一款采用电扫雷达的战斗机,机上装备一台泰雷兹公司研制的 RBE2 无源相控阵雷达,同样由泰雷兹公司研制的 " 前扇区光学系统 "(FSO)也被完全整合进了机载传感器系统中。特里帕提还补充说," 阵风 " 独特的电子战系统非常精确,不仅提高了飞机的生存性,而且提升了飞机的攻击力。他的评价是:" ‘阵风’独有的传感器融合能力强化了飞行员的决策回路 "。

图 8. 这名印度空军 " 阵风 " 战斗机飞行员身穿飞行服、手挎飞行头盔的留影
" 阵风 " 装备的绰号 " 频谱 "(Spectra)的内置电子战系统由泰雷兹公司和欧洲导弹集团(MBDA)联合研发,该电子战系统完全与 " 阵风 " 上的其他系统融为一体,让飞行员可以基于雷达干扰、释放红外 / 雷达诱饵和规避机动等,马上选出最有效的对抗措施。未来,印度空军的单 / 双座型 " 阵风 EH/TH" 还将开展 " 印度专用升级 " 计划,该计划包括软件和硬件升级,这也是印度空军在 2016 年 9 月签署采购 36 架 " 阵风 " 飞机的合同时就提出的要求。
" 阵风 " 的空重只有 10 吨,这很难让人把它和 " 炸弹卡车 " 联系在一起。然而," 阵风 " 的外挂能力超过 9 吨!机上有 14 个外挂点,其中 5 个内部安装有相应的油路管道,可挂载可抛式副油箱,也可以挂载重磅机载武器。不幸的是,采访期间,笔者未被允许参观挂弹的 " 阵风 ",饶是如此,我们已经知道,印度空军已经选择了欧洲导弹集团研制的 " 米卡 " 超视距空空导弹,包括热寻的型(" 米卡 IR")和主动雷达寻的型(" 米卡 EM")两种。" 米卡 " 导弹亦可作为视距内格斗导弹使用。真正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 " 流星 " 远程超视距空空导弹也已签署合同引进。

图 9. 这架双座型 " 阵风 TH"(垂尾编号:RB 005)是印度空军现役的 8 架双座型 " 阵风 " 之一
变革性的维护保养
笔者还采访了第 101 中队的地勤保障军官,他们无一例外,均对 " 阵风 " 维护保养的方便性和相关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第 101 中队的一名机械师军官在接受采访时说:" 不必与任何其他飞机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我就可以说‘阵风’战机的维护流程和操作对地勤人员非常友好,这反过来又确保了飞机进行作战部署的可维护性和可用性。" 正如达索公司所推荐的维护计划那样," 阵风 " 的地勤维护理念主要是根据飞行日历对飞机和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并提供 " 基于性能的后勤维护 "(PBL)服务,以确保飞机在特定条件下的可用性符合印度空军的需求。

图 10. 在哈西马拉空军基地的滑行道上,这架单座型 " 阵风 " 正冒着午后的酷暑准备起飞
为实现简化后勤保障的目标,达索飞机公司决定采用固定式加油探头,进气口无活动部件,机上的交流发电机无恒速传动装置(CSD),取消减速板,以及尽可能地使用可以完全实现左右互换的零部件(如前机身、总线控制系统执行器等),所有这些措施都大大减轻了这种前线战斗机的地勤维护负担。由于 " 阵风 " 战机无需离开作战部署基地进行维护,因此避免了其他类型战斗机所需的那些昂贵又耗时的机身和发动机的基地级维修。
及时 " 上岗 "
在 2016 年 9 月签订合同采购 " 阵风 " 这款法国飞机时,印度空军急需一款现代化战斗机。根据合同金额,每架 " 阵风 " 的采购单价高达 9000 万欧元,这也是印度空军有史以来采购的单价最贵的喷气式战斗机。印度和法国的这笔 " 阵风 " 交易分两部分:飞机包件供应协议由达索飞机公司负责,武器包件供应协议由欧洲导弹集团负责。斯奈克玛公司和萨基姆公司(它们均为赛峰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以及泰雷兹公司都是这 36 架飞机合同的主要供应商,该合同还包括首批机载武器、" 基于性能的后勤维护 "(PBL)支持、飞行模拟器、训练和相关设备。

图 11. 这架印度空军的 " 阵风 " 正从维修机库中驶出,对于如此精密的一架飞机来说,其所展现出的高可维护性令人印象深刻
印度空军的 " 阵风 " 很快就具备了作战能力,并融入了由俄制战机和其他西方战机组成的装备体系,为印度空军提供了急需的进攻性空中主战装备。" 阵风 " 战机在空对空和空对地 / 对海舞台上的十足战斗力让印度空军有能力应对多种威胁,并减少了实现相同作战目标所需的资源,从而在提高战斗适用性方面让印度空军获得了超越潜在对手的质量优势。印度空军的 " 阵风 " 战机具有单架次执行不同任务的能力,如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进行空战或发射远程导弹,同时执行电子战和情报搜集任务,等等。总而言之,引进 " 阵风 " 战机让印度空军获得了进攻性的力量态势和威慑能力,使其能够在南亚次大陆的任何地方迅速采取行动。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 给本站投稿只需要输入关键词 " 投稿 "-
- 加入粉丝群,只需输入关键词 " 加群 "-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欢迎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