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乌三年战火重回谈判桌,双方能否握手言和?这三个问题十分关键
5月16日,俄乌代表团相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启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会谈。这场被称为“最寒冷的破冰”的会谈,既是三年血战的喘息之机,也是双方在战场外开辟的第二战线,只不过这一次,桌上摆的不是枪炮,而是茶杯与文件。
这场谈判的开启看似突然,实则暗藏玄机。普京在5月11日凌晨抛出“无条件谈判”提议时,俄军刚在库尔斯克州完成对乌军的反攻,乌克兰的“闪电战”计划彻底破产。而泽连斯基的回应更耐人寻味:“我们期待全面停火”——嘴上谈和平,手里却攥着美国刚签的《美乌矿产协议》,这份协议让特朗普政府拿下了乌克兰30%的稀土开采权,也掐灭了欧洲继续援乌的热情。
事实上,双方都到了打不动的时候。俄方军费越烧越多,乌军前线兵员缺口高达15万,连医学院学生都被迫扛枪上阵。乌军号称击落俄军S-400的“红旗-9BE”导弹,70%的零件依赖走私;而俄军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库存也见了底,不得不向朝鲜求援。这场仗再打下去,恐怕连谈判的筹码都要打没了。
俄乌战争的发生,表面看是俄罗斯要阻止乌克兰倒向北约,往深了挖全是历史恩怨和地缘算盘。苏联解体那会儿,俄罗斯和乌克兰本是一家人,结果分家时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归属问题直接埋下雷。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算是第一波高潮,当时普京闪电出手拿回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俩州直接闹独立,这梁子算是结死了。后来北约东扩逼到俄罗斯家门口,乌克兰整天嚷嚷着要加入,普京急得直拍桌子,这就好比你家隔壁老王天天举着哑铃在你家阳台边晃悠,换谁都得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