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句容:检察建议助力“生娃无忧”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魏金
“现在生育保险不止报销1000元了,生育津贴免申即享,出院时医保系统自行抓取并批量申报,孩子出生后不用跑腿了……”2025年5月9日,江苏省句容市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句容市检察院,带来了生育费用报销比例和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等多项政策利好消息和便民利民措施。
王燕(化名)曾是句容市某私立幼儿园的保育员,2021年6月合同到期离职后却意外怀孕。“下个月社保就断缴了,接下来的产检生娃补贴都拿不到”。为了个人离职后“五险”不断缴和缓解即将生娃带来的经济压力,王燕辗转找到某公司,通过签订虚假劳动合同让公司代缴五险,事后再将钱补转给公司。2022年3月,王燕生产后将住院清单等票据交给该公司。5月,她陆续收到2.3万余元营养费及生育津贴。同年10月,王燕重新入职一家幼儿园,便通知公司无需再帮缴保险。
2024年6月,镇江市公安局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时大数据研判中心突然预警,一组异常的参保数据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参保人王燕的社保缴纳记录一直挂在某幼儿园,唯独孕产期15个月转至一家汽车公司名下。
公安机关立即联合医保局开展社保稽核,前往社保中心调取企业代缴社保记录、劳动合同等材料,并实地走访企业,发现王燕从未到该公司上班。在公安机关的电话通知后,王燕主动投案。
2024年10月,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鉴于王燕系初犯、偶犯,主动退账,主观恶性不深,承办检察官决定召开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和危害后果,听证员评议认为王燕的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一致同意对其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另针对同期受理的其他3件生育津贴诈骗案,句容市检察院坚持类案同办和法理情的有机统一,派员对涉案人员家属释法说理,追回全部医保基金损失10万余元,并对12名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案子虽然办结了,但案件背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无业或灵活就业育龄妇女的生育待遇如何保障?生育保险支付管理环节有无漏洞?
带着这些思考,承办检察官实地调查、走访法院、劳动仲裁及医保部门,调取了近三年12345热线中19条涉生育津贴投诉咨询事项,查明还存在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不够广泛、部分企业未足额发放生育津贴等突出问题。
2024年11月,承办检察官对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加强摸排调研扩大生育政策覆盖面、完善生育津贴支付管理机制和部门联动协作共享机制等多项举措。该检察建议被江苏省检察院评为2024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同时,句容市人民检察院积极促进检察建议与政协提案衔接转化,聚焦女职工权益保障和医保基金安全问题,通过政协委员向句容市政协提出《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多措并举防范医保诈骗》的提案被立案办理,新就业形态女性生育权益保障和生育基金安全问题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