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即将与中国高层会面,美国财长提前交底,中方的善意,美方回应了

5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福克斯新闻《英格拉汉角》节目中罕见地表现出紧张。当主持人直截了当地问:“中美高层会谈是谁先打的电话?”这位掌管万亿美元财政大权的官员突然结巴起来,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很显然,他的失态证明了美国率先向中国提出了会面请求,对此,中国综合考虑后释放了善意,决定给美国一个谈判的机会。5月9日,中国高层将访问瑞士,与贝森特举行会谈。表面上看,这是一次“顺路”的偶遇——贝森特原本计划与瑞士方面谈判,而中方代表团恰好途经欧洲。

但有媒体披露,美方早在数周前就通过多渠道向中方传递信息,甚至主动调整行程,试图“制造”这次对话机会。贝森特的紧张并非毫无缘由,自特朗普新政府重启对华关税战以来,中美贸易额暴跌45%,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7.3%,特斯拉、苹果等企业因供应链中断被迫减产。更令白宫焦虑的是,中国对美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农业州选票。

得克萨斯州大豆库存积压超过200万吨,堪萨斯州小麦价格跌至十年新低。在采访中,贝森特罕见地承认:“我们不想脱钩”,似乎是回应了中国的善意,但他同时强调,此次会谈的核心目标是“缓和局势”,而非达成重大协议。贝森特的“交底”背后,是美国经济的现实困境。据《经济学人商论》分析,美国对华关税已导致其GDP年化萎缩0.3%,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8%。更严重的是,美国企业为规避关税,正加速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国,但这些国家的供应链成熟度不足,导致电子产品交货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

中国商务部在5月7日明确表示,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美方对话,这与特朗普政府“先让步后谈判”的逻辑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政府曾试图通过“关税战+科技封锁”的方式迫使中国屈服,但中国的反制措施让美国尝到了苦头。例如,中国对美汽车关税提高至125%,直接导致通用汽车在华销量暴跌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