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士谈判前夕,东盟和中东突然选边站队,美财长气到破防

据路透社报道,在距离美方与中方的瑞士会晤前夕,东盟10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6国突然宣布,将于5月底与中国共同举行首次“东盟-海合会-中国”峰会。

【“东盟-海合会-中国”峰会将在5月底召开】

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却并不意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峰会的启动时间点极为微妙,既卡在中美谈判前,又紧跟着印巴“空战”的余波之后,时间、背景、信号量都非同寻常。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印巴空战中,中国制造的歼-10C 战斗机击落了“阵风”战机,完成了含金量极高的“实战首秀”。“阵风”战机是法国王牌装备,除了法国空军、海军自用之外,还被广泛出口到多个国家。而这次,它却成为了歼-10C的“手下败将”。

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产军工的信心,也让长期观望的国家“眼前一亮”。谁都看得出来:不管是经济对抗中的坚韧,还是军事领域的实战表现,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有能力、有底气的全球博弈参与者。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盟与中东16国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联手与中国推进峰会合作,几乎是一种公开的“战略下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摒弃”美国,选择与中国合作。

回头看,美国这两年真是“下了血本”。从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到频频游说盟友“与中国脱钩”,再到重启对华高关税,美国挖空心思地想要孤立围堵中国。

但结果显而易见。在关税贸易战上,中国始终没有屈服。并且接连打出了一系列反制组合拳,比如缩紧对重要稀土资源的出口,加大对部分美国在华企业的审查,大幅减少对美国大豆、猪肉等农产品的进口等。把美国打得“头昏脑涨”,最终不得不主动放低态度,希望与中国进行谈判。这才有了此次的瑞士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