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六安教育布局调整大幅调整,一个区一次性关闭20所幼儿园…

近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的一则公告引起人们的关注。六安市,皖西一个普通地级市,裕安区,乃其所辖的一个区。一个区级行政单位,一次性关闭20所幼儿园,这样的教育布局调整幅度,确实罕见。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媒体报道,日前,据裕安区教体局发布,关于裕安区单王乡胡台幼儿园等20所民办幼儿园终止办学的公告,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裕安区单王乡胡台幼儿园等20所民办幼儿园终止办学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裕安区单王乡胡台幼儿园等20所民办幼儿园申请终止办学并注销办学许可证。经会议研究,同意20所幼儿园终止办学。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1.公告期为2025年5月6日—5月12日(共7天)。2.公告期间,幼儿园要妥善处理终止办学期间的各项善后工作,与有债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债务清算。并对财务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3.办学许可证注销后,幼儿园不再具备办学资格,不得再以原注册机构名义从事任何办学活动,及时办理登记注销等相关手续。如有异议,请于公告期间向裕安区教育体育局反映,电话:0564-32…

从这则公告来看,之所以引发关注,核心就是这个数量,一次性关停20家!!确实比较夸张。

对此,有网友评论,一谈到出生人口下跌,人们就说生孩子养不起,甚至政府出台二孩三孩奖励措施。殊不知,人口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男孩子娶不上媳妇!

也有网友分析,中国人口太多了,不利于长期发展,人口红利壮大的经济,是个畸形经济体。哪个发达国家依靠人口红利发展的呢?所以中国人口继续往下降才是好事情。

一年消失1.48万所,幼儿园倒闭潮已经来临,“少子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2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而到了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也就是说,2023年一年时间里,减少了1.48万所幼儿园。

理性分析,幼儿园这个行业最少有3年预警期(三岁入园),我国新生儿数量开始下降从2016年就开始了,一年下一个台阶,这个趋势很明显,完全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收缩,转型或者撤离。

换言之,三年前生的娃不够,现在幼儿园就得闭。在2016年新生儿数量断崖下跌时,早该有人听出丧钟为谁而鸣。

这一趋势在宏观数据中体现得更为残酷,根据相关数据,2020年全国在园幼儿达4818万人峰值,到了2023年锐减至4093万人,三年消失725万个孩子, 平均每天关闭40所幼儿园

可以预见,这仅是开始,真正的暴击将在2025年显现:2020-2022年出生的孩子比2017-2019年再减少1533万。

也就意味着,到了2025年,即便所有适龄儿童100%入园,在园人数也将比2022年再减少1400万,相当于每天再关38所幼儿园。

而幼儿园关停只是开始,整个教育链是有传导效应的,而且这种冲击波的传导速度远超想象。2014年,全国小学数量为20.14万所,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已降至14.35万所。

不得不说,在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后,教育布局的大幅度调整,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常态,且这种调整是由下向上逐级传递的。

2017年,我国年度出生人口1764万,2023年,出生人口降至902万,短短6年时间,基本降了一半。

这也意味着,2017年向后延迟3年,即从2020年开始,幼儿园入学人数开始锐减,大批幼儿园将被关闭。由此类推,2017年向后延迟6年,即2023年开始,小学入学人数开始锐减,2029年开始,初中入学人数开始锐减······直至许多大学生源不足。

我们已经看到,在农村,过去每个村有一所小学,现在一个乡镇才有两、三所小学了,一所初级中学,县城才有高中。过去的农村小学,现在已经人去楼空,校园里荒草丛生。在目前这种出生人口形势下,这种现象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明显。

幼儿园的“关停潮”,就是一个红灯信号,人口负增长的冲击还将持续,而我们要面对的,是更加不确定的未来。在重构社会的生存逻辑中,未来的行业应该怎样活?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