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发表14篇SCI论文可能性有多大,网友:相当于牛顿转世

一个本科生于四年间发14篇SCI一作论文,还手握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咱先不说真假,单拎出来看,这可能性有多大?

有网友调侃:“但凡读过好点的大学,了解点科研,就知道本科阶段一作14篇sci相当于牛顿转世。”

普通985高校里,多数本科生连实验室门朝哪儿开都没摸清楚时,人家得同时搞定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处理、论文撰写,还得在动辄拒稿率80%的国际期刊里闯关。

举个恰当一点的比喻,也就是让高中生参加诺贝尔奖竞选。

如果实验室既能炮制突破生物学常识的论文,又能学术世袭孵化出“学术神童”,公众的愤怒就像火山喷发。

有网友就说:“千年难得一遇的好苗子,比现在的状元还牛。”

也有的网友说:“就这么说吧,我男朋友博三了,他作息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没有任何节假日,而且他真的很一根筋的那种,不会觉得科研枯燥,很少偷懒,且博士没有课程安排,每天按部就班读论文做实验,到现在也才两三篇。试问本科生是如何在有各科专业课程的同时发了14篇的呢。”

也有的网友说:“这基本就是有问题了,别说一篇SCI,普通硕士生发表一篇核心期刊都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重复的完成修改建议。不是天才就是内幕。”

这究竟是学术门阀,还是天少少女,学术公平又在哪里?这真的是智商不够,老爸来凑吗?

这是被发现的,没被发现的,早就靠着学阀参加工作的晋升的有多少,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要考虑的问题。

希望重庆大学可以尽快做出回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