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亿,斯凯奇被「卖了」

斯凯奇迎来新局。

斯凯奇昨日(6 日)宣布,同意被投资公司 3G 资本收购,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交易完成后,斯凯奇将不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转为私有公司。

《节点财经》了解到,此次收购方 3G 资本,正是汉堡王母公司 RBI 的控股股东。3G 资本过去的案例中不乏超级项目,包括奥利奥、百威啤酒、麦斯威尔咖啡、亨氏番茄酱等产品,都产自 3G 所收购的各大公司。

这笔总价约为 94.2 亿美元的收购案背后,买方 3G 资本和卖方斯凯奇,有何深意?

斯凯奇 " 卖了 "

美国关税大刀下,今年 2 月以来,斯凯奇的股价持续下滑,3 个月内,已经累计下跌约 40%。

在这一背景下,斯凯奇宣布,3G 资本将以 63 美元 / 股的现金收购斯凯奇所有已经发行股票,与此同时,斯凯奇私有化退市。

斯凯奇成立于 1992 年,为美国鞋类品牌,这家被称为 " 美国足力健 " 的运动鞋品牌,在过去 4 年时间,全球销售额从约 46 亿美元增长至约 90 亿美元,短短四年内涨了 96%、差不多翻了一倍。

论市占率,斯凯奇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而在中国市场,斯凯奇势头同样猛烈。早在 2007 年,斯凯奇与中国香港联泰集团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斯凯奇中国,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之所以备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性价比。

相较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斯凯奇的定价更具性价比,休闲鞋价格多在 300-600 元区间,专业运动鞋多在 400-1000 元区间。天猫旗舰店中,其销量最好的鞋在 200-500 元区间。

在打出性价比标签的同时,斯凯奇近年来更加强调 " 舒适 " 与 " 便捷 ",不断深化舒适科技产品布局,这使得斯凯奇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鞋服市场中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增长路径。

在性价比和舒适便捷定位的带动下,斯凯奇在中国市场实现了迅猛发展。截至 2024 年,斯凯奇在中国已开设近 3500 家门店。

溢价 30%,买家 3G 资本是谁?

相对于斯凯奇,3G 资本并不被大众所熟知。3G 资本诞生于 2004 年,三名创始人是巴西传奇投行加兰蒂亚(Garantia)曾经的所有者——雷曼、马塞尔和贝托,3G 资本这个名字也来源于此。

3G 资本是消费品领域的著名投资公司,是酒业集团百威英博、连锁快餐汉堡王的股东。曾被业内形容为 " 史上最会赚钱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

在过去的投资中,3G 资本创造了大量的标杆案例。在 3G 资本的收购历史中,汉堡王是一个经典项目。

2010 年被 3G 资本收购前,汉堡王的市值已经降至 30 亿美元,每年利润不足 1 亿美元。但汉堡王的品牌影响力却远远超过市值本身。

这一年,3G 资本以超出原 PE 机构初始投资额两倍的 40 亿美元价格收购遭受金融危机侵袭的汉堡王控股权。在被 3G 收购后的第一年里,汉堡王税息前折旧前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 60%,六年后,易主的汉堡王为 3G 资本挣得 140 亿美元的利润。

这样高价投资并收获巨额回报的案例在 3G 资本的投资清单中不在少数。

2013 年初,3G 联合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了全球番茄酱大亨亨氏集团,3G 负责运营管理。在收购亨氏之后的两年里,3G 资本又一次成功提高了 EBITDA 800 基点,达到 28 亿美元。

这一次收购斯凯奇,3G 资本同样付出了高价。根据公告,3G 资本同意以每股 63 美元的现金收购斯凯奇所有流通股,这意味着,这一价格较斯凯奇 15 天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 30%。

对于 3G 资本,完成收购后通过一系列产业赋能,让资产实现增值已经是惯用的手段,那么对于斯凯奇而言,这笔收购意味着什么?

斯凯奇的中国故事如何继续讲下去?

斯凯奇同样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对斯凯奇而言,  中国市场已经是斯凯奇除美国本土外最大的海外市场。

近几年,斯凯奇在中国以年均净增 500 家门店的速度扩张,并计划通过 " 超级大店 + 下沉市场 " 策略进一步渗透三至五线城市,目标到 2026 年门店再增长 3000 家,销售额达到 300 亿元,这个规模已经比肩安踏脚踩李宁。

不过从增长看,中国区增速明显放缓。

2025 年一季报显示,斯凯奇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 16%。事实上,从 2024 年起,斯凯奇中国市场就已呈现颓势,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 0.9%,其中四季度下滑 11.5%。

增长放缓之外,更严峻的考验来自关税。

斯凯奇上周五发布的证券文件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 对我们的业务运营构成重大风险 ",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鞋价上涨和消费者需求减少。

上周,斯凯奇还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公司一起签署了一封致美国总统的信,呼吁将鞋类产品从 " 对等关税 " 中豁免。  信中表示,许多生产平价鞋类的公司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关税,也无法转嫁这些成本。如果不立即解除对等关税,这些公司将不得不倒闭。

这封信警告说,美国鞋类零售商面临 " 生存威胁 ",将不得不承担 " 超过 150% 至近 220% 的关税 "。信中还提到,零售商已被迫暂停订单," 美国消费者的库存可能很快就会不足 "。

若上述交易顺利完成,斯凯奇将转为私人控股。在 3G 资本的助力下,斯凯奇如何扭转中国市场颓势、优化全球经营结构、平衡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值得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节点财经 "(ID:jiedian2018),作者:零度,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