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这家超市业绩被买成上海第一!购物清单极度一致,最好卖的…太意外↗
五一假期
全国人民都走出家门外出游玩
而不少外国人则选择走出国门
来到中国旅游
上海就是不少人的首选地
不得不说,现在的外国游客
实在太会做攻略了
上海的超市居然也成了热门打卡地
今天,话题
“韩国人把这家超市业绩
买成上海区第一”
冲上了同城热搜第一
自从免签以来
上海街头韩国人浓度飙升
除了马当路上的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外滩、豫园、武康大楼前
都站满了打卡的韩国人
上海的“南京路”
就像是韩国首尔的
“明洞”商业街区
对于“一生要出片”的韩国人来说
最近,他们对于上海的探索乐趣
已经从市中心逐渐向外延伸甚至过渡到了超市在色彩缤纷的零食货架前拍打卡照
韩国顾客把休闲食品科业绩
买成上海区第一
位于平型关路上的这家大润发
距离人民广场4公里左右现已成为韩国博主们在网上强推的打卡从去年11月以来,超市逐渐推出了韩语动线指示和商品名称等多项翻译服务。
从正门入口处就开始用韩语标注,进门后,只见左手边张贴了一张最受韩国顾客欢迎的商品榜单,都是根据销售量统计得出的,并一一附上了商品名的韩语。
“增加韩语翻译是因为的确有这个需求在。”门店经理潘承鑫做了一组数据统计,“起初以闺蜜和情侣居多,渐渐发展到全家游,上了点岁数的韩国人也不少见。到目前为止,门店今年的来客进步率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而韩国顾客的占比算下来占5%到6%,平均每天都有200到300名韩国顾客进入这家门店。而考虑到他们实则集中在周五晚到周日下午的时间段入店,因此这个时间段内的韩国顾客数量更惊人。
正如韩国游客
对于上海餐厅的选择出奇一致
他们对于零食的偏好也相当统一
三只松鼠夏威夷果
和小黄鸭蛋卷人均三袋起购
百醇和奥利奥饼干
也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货架管理员称,巧克力味的百醇是同类注心饼干里最受韩国顾客欢迎的,属于必买品类。“我们不停地加货,加上去就卖掉。现在平均一天要卖8箱到10箱,一箱36盒。”而每到周末,归功于那些来扫货的韩国人,百醇的销量往往是工作日的两倍。
门店经理潘承鑫介绍,货架边甚至还停了一辆堆满小黄鸭的推车。“一买好几袋的肯定是韩国人,应该还是和性价比有关系,我们这里夏威夷果10.9元一包,他们那里要卖到人民币20多元一包。”
潘承鑫称,有一次忍不住询问了一名在韩国读中文系的顾客,“我说你们买的零食种类怎么都一样?她说大家都是看了网上博主的介绍来买的,很多帖子都是用韩语介绍我们门店的,每个排面卖的是什么商品,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有些一不小心跑到其他门店的韩国游客,发现不是博主介绍的那家有韩语的门店,再专程打车过来。”
凭借对于休闲食品的喜好
韩国顾客已直接将该门店
休闲食品科的业绩
拉到了上海区第一名
进步率也是全国名列前茅
“在韩国游客来之前,上海顾客在这块的消费一直是比较平稳的。”潘承鑫说着带我们来到了膨化食品区,“这是韩国人最喜欢光顾的排面,还经常有人在这里做直播。”
除了休闲零食类
酒水科也是超市里
最受韩国人欢迎的点位之一
尤其喜欢买小瓶装的江小白
门店潘承鑫介绍,“这个酒确实卖得蛮好的,韩国顾客几乎都是人手三四瓶,所以我们一天要补几次货。货架上小瓶装的酒基本都是被韩国顾客买走的,国内顾客习惯选择容量大的。”
“这波流量既然来了
我们总归要接牢”
除了对于中国零食酒水的好奇
韩国人对于在超市上方架着的
用于传输线上订单的空中轨道
也表示十分新奇
他们经常举起手机拍摄
在轨道上“飞来飞去”的购物袋
曾经还有韩国顾客
指着轨道用简单的中文
告诉潘承鑫
“这是未来!”
从酒水科走到蔬果科
只见在菠萝、西瓜等
某几类水果摊位上
都有“水果免费削皮切块”
“免费提供代客加工”
字样的韩语标注
收银柜台前的上方
很抢眼地着挂一幅
身穿传统韩服的韩国女孩卡通画像
并用韩语标示
提示韩国顾客可以在这里结账
潘承鑫介绍,韩国顾客的客单价还是蛮高的,“他们刷支付宝的更多一点,也有用微信的。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现在都会说支付宝的英语了,她们看到韩国客人朝柜台走过来了,就会用英语招呼他们来结账,‘Alipay(支付宝),Alipay(支付宝)’。”
超市外归还推车的地方
还用中韩双语做了打车收费标识牌
可以让韩国顾客知道去市区、机场
以及主要景点的打车费用
“这波流量既然来了
我们总归要接牢
争取把文旅流量
转化成自己的商业流量”
网友纷纷表示
这就是双向奔赴
希望生意越做越好!
你在超市遇到过外国人吗?
你注意过他们最爱买的单品吗?
留言都来晒晒
来源:新闻坊综合看呀STV(记者:龚海韵)、新闻晨报、此前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