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架波音飞机被退货,特朗普给中国“定罪”,中方开出谈判条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的波音飞机被退货,这不是新闻;但如果是第二架,而且落地在太平洋彼岸的关岛,那就不再只是简单的商业往来问题了。紧随其后的,是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的一番“控诉”,给中国扣上了“破坏太平洋环境”的帽子,听起来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与此同时,中方明确表示,谈可以,但得有诚意,不是拿大棒吓人。这一连串动作背后,显然不仅仅是飞机的事,而是中美之间久拖未决的关税争端,再次走到了一个拐点。

背后的账,不只是飞行距离那么简单

这架波音737MAX的航程,从中国飞回美国关岛,并不长,但背后的政治距离却是千山万水。波音公司原本指望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来拉一把,结果却被“对等关税”卡得喘不过气。美国政府把对华关税一口气提到145%,名义上是要“扳回贸易赤字”,实际上却把自家企业推上了火山口。波音的飞机制造,本就依赖全球的零部件供应链,材料一旦涨价,成本就像脱缰的野马,谁还敢接单?

中国航空公司眼下的算盘也很“现实”:飞机是要买的,但不是非波音不可。况且飞机也是“吃油的”,一旦运营成本高了,买回来就是个赔钱货。在这样的背景下,退货不过是顺理成章的选择,而不是所谓的“政治挑衅”。

特朗普的“新罪名”,老调重弹

特朗普这位“推特总统”哪怕卸任了,嘴上的火力依旧不减。从当初的“病毒中国论”到现在的“环境破坏论”,他似乎总能找到一个新理由,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次,他在社交媒体上说得头头是道,说什么中国破坏了太平洋的生态平衡,要为“环境恶化”负责。

说得真有几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味道。早在他第一次执政的时候,就试图把太平洋岛国的环保问题“甩锅”出去,却被人当场打脸。太平洋岛国自己都说了,污染最重的不是谁谁谁,而是美军基地周边那些黑水横流的地方。特朗普此番“翻旧账”,大概也是为了在选民面前“刷存在感”,可惜这招早就不灵了。

抗议声中,谁为“对等关税”买单?

就在复活节期间,美国国内多地爆发了针对关税、移民、通胀等政策的不满抗议。人们举着牌子游行,喊着口号,直指“对等关税”带来的生活成本压力。原本说好是要保护美国工厂工人饭碗的政策,结果却让超市里的商品越来越贵,汽油越来越难加,连一张机票都比以前多出不少“附加费”。

美国政客口中的“对等”,到了老百姓这里,成了“对不起”。特别是航空制造业这类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行业,首当其冲。波音一旦在中国市场出局,损失的不只是订单,还有技术合作、配套企业的生存空间,以及全球品牌的信誉。而这口苦果,不是谁都咽得下去。

中方的态度不变,谈判要讲规矩

就在特朗普忙着“甩锅”的时候,中方通过驻英使馆发言人表明了态度:要谈可以,但必须相向而行。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所谓“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美方理解成“你听我的,我就合作”。

中方这次话说得不绕弯子,意思很明确:别拿威胁当谈判筹码,也别想着用舆论施压逼人就范。该合作就合作,不合作就别怪拳头硬。这种表态,其实是在给美方留台阶下,同时也划出了一条红线。

波音的命运,其实早有预兆

早在第一次波音飞机被退货时,业内就有不少分析指出,这不是个别事件,而是风向变了。波音在过去几十年中,几乎垄断了全球一半的中大型民航市场,靠的不是价格便宜,而是技术成熟、服务体系完善。但当全球供应链开始重组,当关税变成了贸易的拦路虎,波音的“护身符”也就失效了。

尤其是近年来波音自身也频频出事,从737MAX的坠机风波到安全性质疑,再到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信誉早已大打折扣。加上现在被卷入政治旋涡,成了关税战的“牺牲品”,想要在海外市场东山再起,没有那么容易。

贸易战的“后遗症”,比当初想象得要长久

中美贸易摩擦已持续多年,从最初的钢铁、铝材、芯片,到如今的飞机、能源,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独善其身。美国政府在每一轮加税中都声称“不会影响普通消费者”,但事实是,买单的总是那些最没有定价权的小企业和普通家庭。

贸易战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内伤”,还有对外关系的紧张。尤其是在跨国企业层面,很多公司都在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甚至考虑“去风险化”。这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可不是好事。

特朗普的“定罪”逻辑,其实是在自我开脱

再来看特朗普的“环境牌”,其实逻辑漏洞百出。他把太平洋的海洋污染问题归咎于中国,却闭口不提美国长期在该地区进行军事部署、活动频繁,留下的废弃物、燃料泄漏、水体污染早已被多个环保组织点名批评。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执政期间曾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对环保议题的态度一度被称为“倒退二十年”。现在却突然站在“环保卫士”的位置上指责他国,不免让人怀疑其动机是否真是出于环境关切,还是只是为了转移焦点。

谈判不是谁嗓门大谁就赢

国际谈判从来都不是靠谁嗓门大、谁指责多就能赢得主动的。特朗普这套“极限施压”的老路,在过去几年已经屡屡碰壁。无论是在贸易战中,还是在对伊朗、朝鲜的外交问题上,最终都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中方这次明确表示“打则奉陪、谈亦可期”,其实是给了美方一次调整策略的机会。

但机会不会永远在——这话说得不客气却很现实。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尚未站稳脚跟的当下,任何一个大国的政策波动,都可能引发一连串蝴蝶效应。

写在最后的几句话

飞机退货只是一个开始,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正在一层层显现。特朗普试图用“环境话题”制造声势,结果却像“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波音的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美之间的摩擦也不是靠几句狠话就能解决的。

看清楚这点的人不多,但吃亏的,却是越来越多了。这局面,说白了,就是“算盘打得精,结果却是自家先疼了腰”。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做事不能只图眼前,不然就像这架飞机,飞出去转一圈,还得折返回来。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