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经济的成长壮大之道
(一)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 5 月 20 日起施行。这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既是民营经济的基本法,也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法和平等保护法。
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正是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生动注脚。
中国民营经济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蓬勃发展起来的。
"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
20 多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科学阐释 " 地瓜经济 " 理论,深刻指出 " 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在大力引进各种要素的同时打到省外去、国外去,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 "。
这一创新理论,不仅指引浙江不断突破瓶颈,实现 " 省域的浙江 "" 中国的浙江 "" 全球的浙江 " 持续壮大,更在新时代实践中升华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引领中国在开放发展中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今年 3 月,《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这一重要著作,科学总结了新时代推动经济发展的宝贵实践经验,系统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
"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判断形势不准确,应对风险不主动,处理复杂矛盾问题顾此失彼、进退失据,往往都同没有把握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密切相关。"
从习近平经济思想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握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源头脉络、精神实质、核心要义,领会党推进经济治理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精准洞察时与势、危与机,科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牢牢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截至今年 3 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 5700 万户,占企业总量的 92.3%;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超过 1.25 亿户。
指引新时代中国航船一路风雨一路歌,党的创新理论为什么能?
从 " 地瓜经济 " 理论到民营经济促进法,民营经济发展实践中有答案。
(二)
从实践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来源于发展的实践,又有力指导着实践的发展。
在 " 地瓜经济 " 理论指导下,浙江一大批民营企业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
" 上可发电、下可养鱼 ",走进正泰承建的广东汕头 550 兆瓦渔光互补项目,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在鱼塘上方熠熠生辉,绿电生产与农业增效相得益彰。
" 土耳其首家全外资太阳能电池厂 ",正泰集团旗下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宣布,将在土耳其建设新工厂,实现电池片与组件的全链条本地化生产。
从 1984 年浙江乐清县(今浙江乐清市)一家开关厂起步,苦练 " 电 " 功,正泰集团跳出浙江、迈向国际化,业务遍及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靠一口大缸、一辆自行车生产销售液体皂,开启创业之路,浙江传化集团如今在全球建立 20 余个生产基地和 8 个海外研发中心,业务覆盖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多元化、多品牌、全球化布局,传化集团的 " 藤蔓 " 延伸全国、全球,但 " 根 " 始终扎在发芽的地方。
…………
今天,600 多万浙商遍布国内,200 多万浙商遍及世界,"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 榜单上,浙江入围企业数连续 26 年居全国首位,民营经济成为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最大优势。
" 地瓜经济 " 理论之所以展现出强大的思想力量,关键就在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土地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如何突破地方发展所面临的资源要素与市场空间瓶颈?"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 地瓜经济 " 理论为省域经济乃至全国发展开启了全新思路——
树立发展的全局思维、开放视野、世界眼光,立足更大空间进行前瞻性谋划,更好汲取外部资源要素为我所用,不断提升自身质量和效益,才能实现更大发展。
从坚持问题导向,到坚持系统观念,再到坚持胸怀天下," 地瓜经济 " 理论生动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成为新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活水源头。
福建晋江,小跑鞋勇闯全球大市场," 长 " 出年产值超 3000 亿元的大产业,创新发展的 " 晋江经验 ",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广东深圳,无人机企业大疆在全球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充分利用全球的人才、技术和市场资源,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
今天的中国,开放型经济大潮奔涌。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立足国内、布局全球,高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开放合作、全球竞争中不断塑造新优势。
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当政商关系因过 " 近 " 或过 " 远 " 滋生突出问题时,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政商关系之变引领发展生态之变;
当 " 民营经济离场论 "" 新公私合营论 " 等错误言论形成干扰时,强调 " 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让广大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当一些企业认为 " 办实体利润低 "" 资本运作来钱快 ",不肯再埋头 " 铁杵磨成针 " 时,叮嘱 " 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 ",引领民营经济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指出 " 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 ",引导民营企业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
…………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也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干过来的。" 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民营经济在破解发展难题中不断发展壮大。
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理论,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善于总结实践发展中的规律性认识,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定能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
从政策引领到法治护航——把党的方针政策法治化,又依法推进党的方针政策落实。
实施政策促进和立法促进,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4 月 16 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 年版)》印发实施,这是我国自 2018 年发布首版清单以来的第四次修订,事项数量从首版的 151 项压减至 106 项。
一纸清单 " 越来越短 ",意味着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折射出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力度。这对无数经营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杭台高铁,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2017 年 9 月,由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杭台高铁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投资合同。
" 民资入铁 " 是否 " 只出钱、不决策 "?新成立的公司由民营联合体占股 51%,这意味着民企话语权提高,进一步激发了民资优势和活力。
如何让民营资本 " 进得来、能赚钱 "?" 收益保底 " 改革为民企 " 兜底 ",风险共担机制让民营资本投资更踏实。
…………
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 " 非禁即入 " 原则,到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再到清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 4200 多件……
破除隐性壁垒,打破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 " 卷帘门 "" 玻璃门 "" 旋转门 ",体现政策的力度和精度,彰显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 " 内卷式 " 竞争;
出台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信贷资金 " 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
…………
一系列政策举措聚焦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直击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
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断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实效性,这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践写照。
"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深化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提出了把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下来的客观要求。
顺应法治大势,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很多个 " 第一次 ":第一次将 " 两个毫不动摇 " 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 "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
紧扣时代要求,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方面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
有民营企业家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 " 增强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法治信心和安全感,有利于为广大民营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
从方针政策到法律条文,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关心爱护从政策层面的 " 精准施策 " 上升到法律层面的 " 刚性保障 "。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以法治的稳定性增强发展的确定性,是党领导经济工作、提升经济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经验。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填补立法空白、强化刚性约束,细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为各类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环境;
加快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商业贿赂多发、平台经济领域不当竞争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
…………
政策引领、法治护航,为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
新征程上,注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既立足当下破解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夯实发展根基,中国一定能够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弄潮儿的角色。
(四)
从管理型到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与企业发展环境良性互动、相互促进,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活力。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 " 五个必须统筹 " 的规律性认识,排在第一位的就是 " 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
浙江杭州,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民营企业厚积薄发、惊艳亮相,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杭州何以涌现 " 六小龙 "?
"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搭建 " 需求一窗受理、服务一站供给、发展一帮到底 " 的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
主动上门开展政策宣讲,一对一帮助经营主体申报指导,"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为广大企业和人才提供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生态。
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
" 一视同仁 " 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江苏连云港高新区以铁腕治理改善营商环境,确保企业 " 谁办都一样,找谁都一样 ";
" 一张清单 " 管到底,上海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排查清理准入壁垒,保障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 一步到位 " 协同检查,浙江嘉兴经开区 " 打包 " 监管内容,多个部门和专家服务团联合开展 " 综合查一次 ",实施 " 最多改一次 ",为企业实实在在减负。
服务型政府必然是法治政府。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越强,治理成本越低,市场效率越高。
有为政府,正是要解决好缺位、越位问题——
做到既有所为,着力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大舞台;又有所不为,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防止对微观主体活动的不当干预。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
2023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部署一系列重点任务,旨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正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中央编办批复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内设机构,目的就是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有为政府,关键就是聚焦经营主体突出关切,做好服务文章,当好 " 贴心人 "。
精准滴灌,帮助民营企业疏通 " 融资的梗阻 "。重庆推出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融资增信模式,明确力争 2025 年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 7% 左右。
组织协调,引导民营企业翻越 " 转型的高山 "。湖北计划选派 200 名左右科技人才,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护航 " 陪跑 ",支持民营企业穿越 " 出海的惊涛 "。上海设立 3 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信息平台,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海外纠纷。
…………
" 有形之手 " 与 " 无形之手 " 相得益彰、同向发力," 有形之手 " 成为 " 赋能之手 ",助力民营企业强筋健骨,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从实践到理论,从政策引领到法治护航,从管理型到服务型,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我国民营经济创造发展传奇、呈现千帆竞发的壮阔图景,不仅生动展现了中国经济巨轮的澎湃动能,更深刻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引领力。
" 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秘诀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