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进入“重生”模式:裁员两万人 年产能削减100万辆

财联社 5 月 13 日讯(编辑 史正丞)身处 " 全球十大车企 " 末位的日产汽车(Nissan),周二发布 1999 年以来亏损最严重的年报,同时宣布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裁员、关厂和减产等措施。
作为背景,25 年前的日产汽车一度濒临破产,最终在法国雷诺公司的注资和改革下扭亏为盈,这也是全球企业重组的经典案例。作为当年 " 日产复兴 " 计划的核心人物,前日产 CEO 卡洛斯 · 戈恩在 2018 年遭到日本警方逮捕,随后在 2019 年弃保潜逃至今。
戈恩事件后,日产在接踵而来的汽车行业 " 大变局 " 中未能拿出改革的魄力,逐步走到今天的困境。
巨亏!宣布 2 万人大裁员
日产汽车报告称,在截至今年 3 月底的 2024 财年中,公司净亏损 6709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326 亿元),上一年同期盈利 4266 亿日元。根据统计,这也是日产自 1999 财年巨亏 6844 亿日元后的最大财年亏损。

(来源:日产财报)
公司将业绩骤降归因于主要市场(美国、中国)的销量疲软,以及对北美、拉丁美洲、欧洲和日本的资产进行评估后的减值影响。日产在最新年报中,一口气计提了 4670 亿日元的资产减值损失。
作为预期中的重组动作,日产汽车宣布名为 "Re:Nissan" 的复兴计划,核心目标是合计削减 5000 亿日元的各类开支和固定成本,并在 2026 年财年实现营运利润和现金流转正。

日产同时宣布,计划到 2027 财年前共裁员 2 万人(包括去年底已经公布的 9000 人裁员计划),并将整车工厂从 17 家整合至 10 家,年产能将从去年的 350 万辆降至 250 万辆。公司强调,转型的关键在于供应链重构,后续将减少供应商数量来扩大单家采购规模。日产计划到 2035 财年将零部件复杂度降低 70%,并大幅缩短开发首款车型的周期至 37 个月。

日产还将暂停 2026 财年后的产品开发活动,临时动员 3000 名员工专注成本削减计划。
作为参照,日产在 1999 年的 " 复兴计划 " 中裁员 2.1 万人,并关闭了多间工厂。
翻倍增加的裁员力度,也显示日产新 CEO 伊万 · 埃斯皮诺萨与前任内田诚的思路分歧,埃斯皮诺萨于 4 月接任公司掌门一职。内田诚在去年底宣布 9000 人裁员和减产 20% 计划后,曾遭到 " 不够激进 " 的批评。
关税阴霾加剧冲击
日产此前也曾寻求与本田联盟,但 " 合并成立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 的谈判仅过了数周就彻底散伙。
部分投资者正在展望日产与 iPhone 代工厂富士康的潜在合作机会。前日产高管关润,目前正是富士康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战略官,曾表示希望能与日产建立合作关系。
埃斯皮诺萨也在早些时候的媒体圆桌会上表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和电动车软件开发成本的上升,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没有禁忌 "。
面对重大重组和 " 特朗普关税 " 的双重打击,日产表示目前无法确认财年业绩指引。公司同时预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汽车和零部件征收关税的政策,可能带来最多 4500 亿日元的影响,已经包含在对当前财季营业亏损 2000 亿日元的预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