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禁止吹牛后,隐藏式门把手再遭整顿
点击上方 "道哥说车" 关注

· 这是第 4868 原创首发文章 2k+
撰稿:麻建宇
出品:道哥说车
点击↑↑↑最新投诉案例登陆财圈社「汽车质量」小程序,30 秒完成投诉全流程,你的每一条反馈都将直通车企、监管部门和千万车主圈。或者关注《道哥说车》《财圈社》公众号,点击下方导航条 " 汽车质量 ",进行投诉,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
【文 / 财圈社 & 道哥说车 麻建宇】新能源汽车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乱象,正在被一一解决。不久前," 智能驾驶 " 被要求规范宣传,车企 " 吹牛 " 的路被堵死。日前,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又给隐藏式门把手带上了 " 紧箍咒 "。
新标准的修订,聚焦潜在逃生、救援风险。比如其中明确要求," 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 ",类似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监管要求,直击电动式、隐藏式门把手存在的安全漏洞。

与过于夸张的智驾宣传一般,广大网友及用户对隐藏式门把手的怨念也比较深,冰封、断电等场景下,隐藏式门把手常常会因 " 打不开 " 带给消费者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交通安全事故中,部分事故车型告诉我们,有些隐藏式门把手真的会影响救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国家对汽车或者说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宣传 " 创新 " 等方面频频出手,核心则是聚焦安全。比如上述提到的规范智能驾驶宣传以及蓄电池安全要求等。需要提到的是,智能化、电动化进程中,创新却被吐槽的设计或技术还有很多,比如 " 无实体按键 " 等,接下来,还会有新的标准吗?
被吐槽久矣,隐藏式门把手被整顿
1954 年的奔驰 300SL 可以算得上隐藏式门把手的起源,但真正带起这股风潮的是 2012 年面世的特斯拉 Model S,流畅的美学设计一时间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争相效仿的对象。时至今日,仅就新能源车型而言,传统门把手的能见度低得可怜。
不过,在日常使用中,隐藏式门把手却也经常被吐槽,乘客开门不顺畅被网约车司机催促的瞬间,拿着菜刀只为破冰开车门的北方朋友等都是真实的写照。当然,更重要的是,隐藏式门把手对事故车辆救援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2019 年 2 月,佛罗里达州一位特斯拉 Model S 车主发生车祸,但当救援人员试图打开车门时,却发现车门无法打开,车主最终因车内起火而身亡。之后特斯拉被起诉,成为全球首例因隐藏式车门把手而导致车内死亡的案例;今年 3 月,一辆小米 SU7 发生高速碰撞事故并起火,有声音称事发后 " 车门锁死无法打开 ",而该车采用的是半隐藏式门把手……

值得关注的是,有关隐藏式门把手,汽车制造商阵营也有人吐槽。今年两会期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 隐藏式门把手的初衷是优化风阻和造型,但我们必须承认它在用户体验上存在不足。" 目前小鹏主流车型采用 " 弹出式隐藏门把手 "。
此前不久,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还对隐藏式车门把手作出评价,直指隐藏式车门把手 " 重量大、噪音大、碰撞缺电打不开 ",并称 " 我们长城并没被那个隐藏把手带歪 "。他还表示,隐藏式车门把手唯一作用是减少风阻,但 "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终于隐藏式门把手开始被整顿。上述文件针对潜在逃生、救援风险等做出了明确要求,除了要保障各类环境中车门能够开启,还有包括 " 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 ";" 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 等。
国家频频出手,反人类的设计、宣传还有吗?
除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外,国家也针对汽车发展中的其他乱象出手整顿,尤其是涉及安全的方面,比如今年 4 月初,工信部发布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将动力电池在一些场景中 " 不起火、不爆炸 " 列为强制性要求。
与此前 " 动力电池系统在发生热失控时,车辆着火、爆炸前 5 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 " 的要求相比明显更严苛,并且其也被称为 "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不久之后,工信部整顿智驾乱象,并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公告》,其中明确规定车企需停止使用 " 自动驾驶 "、" 智驾 " 等模糊表述,统一采用 " 辅助驾驶 " 或 " 智驾等级 + 辅助驾驶 " 的命名方式。

此举过后,汽车企业出现了一波功能 " 改名 " 风潮,以往的 " 智驾 "、" 自动驾驶 " 等均消失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 " 要求 " 背后充满血淋淋的教训,而其中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 3 月轰动一时的小米 SU7 事故。那么这些 " 乱象 " 被整顿之后,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整顿或者需要车企自省的设计或宣传?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之前还广泛使用 " 全触控座舱 " 的话术,如今已经渐渐被改成 " 保留必要实体键更人性化 "。并且,已经有车企开始反思,大众设计总监安迪亚斯 · 明特今年 3 月在接受 Autocar 采访时曾表示," 实体按键将回归,而且会一直存在下去。" 而现代汽车早在去年就承认,将过多功能集成在触控屏上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扫描上方二维码登陆财圈社「汽车质量」小程序,30 秒完成投诉全流程,你的每一条反馈都将直通车企、监管部门和千万车主圈。或者关注《道哥说车》《财圈社》公众号,点击下方导航条 " 汽车质量 ",进行投诉,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来自网络 」
往期报道回顾
四
内卷之下,这家车企以 " 差异色 " 破局
" 按揭 "800 多万,有钱还债了?哪吒汽车是否还有续集?
王秋凤履新汽车之家副总裁 如何重塑 " 内容 + 商业 " 护城河?
小米再次致歉!|林示有话说
林杰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本周人物
建议极氪私有化 开挂的吉利汽车可能会更肥!

商务合作
微信 :fx666m
邮箱 :2836974739@qq.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道哥说车所有
转载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