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加速AI化

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一向稳定的钉钉要开始加快节奏了。

近日,华尔街见闻获悉,钉钉内部严抓纪律,考勤层面要求 9 点 15 到岗,午休时间缩短半小时,工作时间禁用小红书。钉钉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强调重回创业状态,紧张感确实回来了。

上月底,阿里集团计划收购陈航(无招)创办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交易完成后,陈航(无招)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 CEO。钉钉总裁叶军(不穷)将回到阿里巴巴集团,另有任用。

这一系列表象背后,钉钉正在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钉钉的战略权重已经改变,接下来的核心是 AI 产品打造,而非商业化,毕竟,相对于阿里集团近万亿的收入规模来说,钉钉的收入基本可以忽略。

在阿里的 AI 棋盘上,钉钉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年多以前,钉钉被阿里确认为战略级创新业务,吴泳铭认为,钉钉因为 AI 时代的到来,获得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今年,阿里 AI 进入关键战略期,集团对钉钉也有了新的提法。

2 月 24 日,阿里宣布,投入 3800 亿元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两天前,在阿里巴巴集团最新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表示,钉钉作为集团最重要的面向 ToB 的企业级 AI 应用,未来将借助 AI 重塑企业内协作和协同场景。

去年的云栖大会上,吴泳铭表示,生成式 AI 最大的想象力,绝不是在手机屏幕上做一两个新的超级 app,而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阿里的目的是实现 AGI,这意味着,AI 技术要改变生产力,而钉钉会成为企业服务的入口。

对于这次调整,很多钉钉内部人士评价很积极。一位钉钉内部人士表示,感觉公司状态正在重回创业状态,节奏拉起来了。"AI 技术正在加速迭代,如果钉钉反应慢了,或者没有保持很灵活的迭代状态,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在此之前,钉钉的发展节奏相对稳健。2023 年,阿里集团迎来史上最大力度的架构拆分 "1+6+N",随后,钉钉从阿里云剥离,这些调整让钉钉彻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钉钉开始探索商业化路径,追求收入增长。2024 年 11 月,钉钉公布了商业化核心进展:2025 上半财年 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自 2024 年 4 月 1 日起计入,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远超 2 亿美元。

根据叶军的想法,钉钉将保持不快不慢的战略节奏,保持着一家 To B 公司的线性成长速度。他希望,钉钉在长达 10 年 -20 年的时间里保持 30% 左右的营收增速。

然而,面对 AI 这个时代的最大变量,钉钉的速度还需要更快,尤其要和阿里集团的 AI 战略形成深度协同。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大家都渴望一个爆炸级的应用,陈航回来后强调两件事情,一是优化产品体验,二是回归一线,和用户共创。"AI to B 领域需要一个拳头产品,要去找到新的场景,做出新的 AI 产品。"

在内部人士看来,要从产品底层架构去思考 AI to B 的各种形态,以及钉钉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去打造一个 AI 原生产品,要去贴近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重新调整知识和产品,服务好企业可取,这不是两三个月可以完成的事情。

AI to B 的探索远比想象中更具挑战。从产品角度来看,钉钉是一个功能和按键都非常复杂的产品,用户理解产品需要跨越一个鸿沟,从产品尝鲜,到有效使用生产力工具,中间鸿沟巨大。

这也是钉钉不同于 AI to C 的根本逻辑,后者极具规模和流量效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验证,而 B 端产品往往基于价值逻辑,要从实用和效率角度去思考。

同时,钉钉还面临市场竞争,无论是背后字节的飞书,还是腾讯旗下的企微,在 AI 产品打造上都极具优势,会对钉钉造成一定压力。

和叶军相比,陈航同样懂钉钉,而且没有历史包袱,在改革力度上可以放开手脚。

陈航是阿里最早的实习生,早在 1999 年,他就跟随阿里集团现任 CEO 吴泳铭进行实习。2015 年,在 " 来往 " 项目彻底失败后,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钉钉,是钉钉的灵魂人物。直到 2020 年,陈航离开阿里创业。

陈航回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两氢一氧主要做跨境电商,要用 AI 打造智能购物体验,还做过做过耳机、宠物用品。陈航在产品方面的经验,可能是阿里集团比较看重的部分。

2025 年,钉钉即将迎来第十个发展年头,时间好像又回到了起点,陈航重回钉钉,这款曾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而生的产品又开始重新创业。这一次,钉钉会交出什么样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