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春花:学历能力“双提升”,成长路上更有“底气”

凌晨3点,淮安中通物流中心的灯光穿透夜色,席春花提前半小时踏入操作仓,巡查设备、排查故障、优化流程,作为操作部小件自动化组组长,这是她完成开工的“三部曲”。

“物流车间设备越来越智能化,知识的‘天花板’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席春花说,四年前的一个黄昏,公司食堂宣传栏里“求学圆梦”几个大字锁住了她的目光,学成还能享受助学金补贴!她眼前一亮,第一个报了名,选择了江苏财经职业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

39岁的席春花,白天是车间的“铁娘子”,晚上是课堂上的“学生妹”。从基础课程的《物流概念》《管理学》《经济学》,到核心课程《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再到技术课程《物流信息系统》……一课一课地听,一科一科地“啃”,一门一门地通过考试。泛黄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物流公式与快递单号。节假日休息时间,她也是泡在网课上,尽管上班的劳累使她双腿酸痛无比,依然没有动摇她学习的劲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当初的课程专业名词都不明白,终于过五关斩六将完成了所有学科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

在席春花眼中,这张来之不易的毕业证书闪闪发光,她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她说,想起刚开始报名时和丈夫的“赌约”,这一次她赢得很彻底。丈夫拍着烫金毕业证书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老婆,你赢了!”

学以致用。席春花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刀刃上。记得刚进公司那会儿,她就认准了“边干边学,学中用、用中学”这个理儿。她把课本里的东西往实际工作里搬——先是拿《供应链管理》里那些排班算法当尺子,把分拣线上七拐八绕的流程捋得笔直;接着又按《仓储管理》教的库位黄金三角原则,愣是把车间犄角旮旯的空间都抠出来派上用场;后来更捣鼓起《物流信息系统》的编程门道,自己写了个能自动生成柱状图、折线图的报表系统。

“车间是工人的大学堂,手头活儿就是最好的毕业考!”席春花说,高效管理,大大提升了班组效率,也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去年秋天,她由操作组长晋升为操作主管。

如今的席春花已成了车间里的行家里手。

“别慌!看我的!”席春花一个箭步冲到供包台前,把货物轻轻推平,面单朝上,角度别歪,系统才能“秒读”!席春花一边示范,一边把动作拆解成慢镜头,像教徒弟一样耐心。

在晋升主管后的第一个“双11”,席春花又把《管理学》里的PDCA循环融入培训方法。新员工在模拟流水线前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当看到干事干净利落的“席老师”时,他们的情绪立马就会稳定下来。

“席主管是我们公司的女强人,她不仅把上百人的团队管理得井井有条,员工思想工作也做得很到位,同事们都很敬佩她。”一位同事这样说。

从卸货斗到配送站台,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无缝衔接,而那个总在关键节点守着的席春花,用行动证明,知识不仅能改变命运,还能照亮他人前行的路,她的圆梦之路,为年轻职工的成长指明了一条“星光大道”。

手捧“优秀管理者”奖杯站在公司年度表彰大会的聚光灯下,席春花脸上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公司给了我发展的机会,‘求学圆梦’让我学历能力得到了‘双提升’,成长路上更有‘底气’。希望更多的同事能像我一样,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江苏工人报通讯员 朱文竹 秦志贵 卢克余)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