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直击莫斯科红场阅兵,近距离观摩俄主战装备,现场感受当地民众热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俄罗斯共派出1万余名军人、调动近200件武器装备参加本次红场阅兵,其中不少武器装备经过了实战化检验与现代化改造。今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除了俄罗斯本国的人员方阵与武器装备参加阅兵,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军队也参加了本次红场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组成的“中国排面”再次闪耀莫斯科红场。《环球时报》记者亲历了本次红场阅兵全过程,近距离观摩了俄主战装备,现场感受当地民众对红场阅兵的热情。

“钢铁洪流”方阵突出实战化改造

此次红场阅兵活动中,俄罗斯展出的武器装备依然以“钢铁洪流”为主,其规模虽然并非历届最大,却云集了装甲突击、火力打击等体现俄罗斯军事实力并经历实战检验的各型主战兵器。《环球时报》记者在阅兵式现场注意到,当地面装甲方阵亮相时,现场俄罗斯民众挥舞俄罗斯国旗与受阅部队互动,站在指挥塔上的俄军官兵则向俄罗斯民众挥手致意,场面十分热烈。

遵循以往红场阅兵的传统,此次地面装备方阵依然由二战传奇坦克T-34打头阵。该型坦克率领一众俄罗斯现役主战装备登场,也是向苏联卫国战争那段历史致敬。T-34坦克之后,各式俄军现代化地面装备开始逐一展示。

《俄罗斯报》9日报道称,今年在莫斯科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式生动展示了俄罗斯军队如何快速有效地调整其装备以适应现代军事冲突的现实。今年的展示重点不仅有最新的武器型号,还包括人们熟悉的战斗车辆。这些车辆根据实战应用获得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现代化改造。新型装甲车突出更强的防护和火力。在阅兵式上展示的装甲车的新型号中,最为突出的是“泰坦”装甲车,这是在“台风-VDV”基础上为特种部队建造的模块化装甲平台。它被设计用于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够很好地抵御地雷、轻武器和碎片袭击,能够搭载从大口径机枪到反坦克导弹和迫击炮等多种武器。首次参加红场阅兵的还有BRM-1K装甲车,该型装备是苏联武器型号成功实现现代化升级的案例,考虑到当前的作战要求,该装甲车更换了战斗模块,大大提高了打击精度和火力,更新了监视和通信系统,改进了伪装设备。

在机械化方阵中,人们还可以看到俄罗斯最新的自行火炮“马利瓦”和“风信子-K”。这两款火炮都是为了在激烈炮战中进行机动和精确射击而设计的,因此它们都是在轮式底盘上制造的。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公路上快速机动,并在射击后迅速改变位置。这两种自行火炮配备了先进制导和火力控制系统,能够使用高精度炮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外界熟悉的BMP系列装甲车和多款俄军主战坦克,它们都加装了格栅、装甲板、网状防护装置等新的保护套件。这些改进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乘组人员和装甲车的一些最脆弱位置和部件。在步兵和登陆兵的战车侧面覆盖着装甲格栅。一些车辆在车身前部加装了新的动态保护或装甲板,光学设备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