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七成以上河流水生态状况达到优良水平

5月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去年,全市七成以上河流水生态状况达到优良水平。

去年北京重污染天2天,为历年最少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王宣同介绍,2024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多年稳定达标。

与2013年相比,2024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下降一半以上,其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65.9%。2024年的优良天数为290天,为历年最多。重污染天2天,为历年最少。

2013-2024年空气质量级别分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水生昆虫在平原区河流中频频“现身”

2024年,继密云水库、雁栖湖之后,清河入选第三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成为展示城市魅力和多元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越来越多的滨水空间给市民提供更多亲水体验。

2024年,北京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继续降低,动态消除劣V类水体。优良水体比例显著增加,2024年监测五大水系河流共计105条段,长2551.6公里。其中优良水质河长占比87.2%,同比增加15.9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优良水质河长占比增加近四成。

全市七成以上河流水生态状况达到优良水平。常用于指示清洁水体的蜉蝣、石蝇、石蛾等水生昆虫不仅在潮河上段、永定河山峡段、怀沙河、拒马河等山区河流中“常驻”,在凉水河、亮马河等平原区河流中也频频“现身”。

全市地表水水质现状类别图。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2020-2024年,全市累计记录各类物种7121种

北京市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生态环境改善吸引了更多小动物在此“安家”“歇脚”。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1.4,同比增加0.85%,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生态系统质量稳中有升。全市集中建设区绿视率为26.98%,“推窗见绿、开门即景”的绿色生态空间随处可见。2020-2024年,全市累计记录151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累计记录各类物种7121种。

此外,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全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