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现场|18小时“驯服”故障设备

【班组现场】

18小时“驯服”故障设备

4月7日,晨光熹微,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直炼厂电解工序车间内,机械轰鸣声骤停。电解工段工段长刘国军盯着瘫在自动排距机组上的进口点焊机,安全帽檐下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设备点检员苗中伟蹲下身,用扳手轻敲锈迹斑斑的金属外壳,沉闷的声响在寂静车间里回荡:“‘服役’14年的‘老伙计’,这次怕是要撂挑子了。”

这台2米高、1米多宽的精密设备,如同车间里的“心脏”,其复杂构造连设备部工程师都望而生畏。自2009年投产,从未经历过大修的它,如今如何调试都纹丝不动。当国外厂家报出52万元的备件费,同行也均表示 “没修过”,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局。

“咱们自己上!”7时整,机修工孙亚峰的声音打破沉默。三人如临战场:张杰握着螺丝刀,将200多颗螺丝按拆卸顺序整齐码放在零件盒里;王祥吉半跪在油腻的地面上,用红胶带为线路逐一标注;孙亚峰则举着手机打光,每拆一个部件都要对照笔记本拍下数张照片:“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这是给设备做心脏搭桥。”

排查至核心区域时,孙亚峰突然眉头紧锁——两个调压装置的卡半通体已被巨大的力量撕裂,压力弹簧也扭曲成螺旋状。“国内没先例,咱们就当开路先锋!” 7小时后,当新加工的备件在数控机床上缓缓成型,三人掌心的汗渍已在工具上晕开深色痕迹。

夜幕深沉,三人头顶的头灯在设备金属外壳上切割出细碎光斑。孙亚峰将螺丝垫精准嵌入卡槽。“左移0.3毫米!”“卡簧位置再下压半格!”低声的指令在狭窄空间里来回激荡,他们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当零点钟声敲响,最后一片阴极板在“滋啦”的焊接声中精准固定,自动排距机组发出震耳的轰鸣。刘国军露出疲惫却灿烂的笑容:“18个小时,52万元,咱们这双手,比专家的还灵!”(屈联西 张艳梅)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