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辑丨Z世代·正燃时——成都传媒青年力量集结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推出
五四特辑丨「Z世代·正燃时」
集结集团旗下新生代力量
以职业信仰为炬
以创新思维破界
直击95后-09年青年
如何用热血定义传媒未来
关于Z世代
Z世代,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被称为数字技术的原住民。当95后步入职场主力军行列——他们如何定义Z世代工作的意义?又如何践行Z世代青年的职业信仰?
本期特辑聚焦成都传媒旗下(成都日报、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先锋》杂志社、成都全搜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成都时代出版、成都公交传媒有限公司)的8名95后员工,聆听他们作为Z世代职场人的真实思考。
魏捷仪 25岁
成都日报要闻采访中心 采编记者
负责部门日常采编及重要时间节点
重大精品策划的视频拍摄剪辑工作。
*他把镜头作为Z世代与时空对话的切片工具——定格更多高光时刻,在次元壁裂缝里打捞上只有Z世代能Get的奇迹光斑。
代表作品
·《生命摆渡人 走进遗体火化师》,全网阅读及播放量20万
·《在雪山 “川青攀岩队”与鹰共舞》,全网阅读10万
·《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系列。全网阅读10万
你眼中的Z世代是怎样的?
直白地说,Z世代青年即是创作者,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受众。Z世代对用户需求和偏好有更敏锐洞察,既能精准把握受众心理,又能以“用户视角”生产内容,能够在当下新媒体时代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
在Z世代的浪潮中 想做怎样的媒体人?
我理想中的新媒体工作者,应是兼具新闻敏感性与创新思维的全媒体传播者——既能以专业嗅觉穿透信息洪流精准捕捉社会脉搏,又能以跨界思维打破内容边界,在技术赋能与价值引领中挖掘和构建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传播生态。
为什么要选择这份职业?
在文字稿件层出不穷的时代下,视频表达方式能够更直观地让市民及相关领域受众接受和认可,迅速将相关新闻点托盘而出。
杨芷 26岁
红星新闻 视频与视觉中心 记者
日常负责红星新闻原创视频采访
中长片编导、直播连线、人物访谈等工作
*她是Z世代下的视频新闻人,正以独特视角解构热点,用活跃思维重构叙事。做扎根时代、对话未来的“新”新闻人。
代表作品
· #弑母案吴谢宇自称考试机器值得警醒# 视频评论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2.5亿。
·《女子生病连打三针后死亡,家属质疑护士违规操作,诊所:正在配合警方调查》 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
·《我的爷爷王德顺 重返六十岁》长片及拆条全网播放量达4295.19万,长片微博话题#88岁王德顺称全力重返60岁#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659万。
你认为Z时代新媒体人是怎样的?
“信息爆炸时代,新媒体记者应该是“杂家”,既要对内容有把握又要对受众有预判,想想受众凭什么被我们引到这里。“
为什么选择记者这个职业?
“保持好奇是我做记者的根本,大众知道的,我一定要知道,我想知道的,大众也一定想知道。”
你理想中的Z世代媒体人是怎样的?
用新内容、新技术、新视角,讲好新故事。
周逸斐 28岁
每日经济新闻宏观频道记者主要专注宏观经济、重大政策、热点事件等相关报道
*她是新生代新闻工作者,通过政策文本与数据图谱的双轨分析,在时代坐标系中锚定观察维度,以专业理性解构宏大叙事,用青春视角重构大国治理的认知图景。
代表作品
《350亿元氢能项目假国企系列调查》阅读量超200万
问
怎么看待
Z世代下的媒体人?
"传播理念来看,我们更注重互动性,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往往是单向的,媒体发布什么,受众就接收什么。但我可能会觉得,如今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他们渴望参与、表达和分享。因此,在报道宏观经济、重大政策等严肃话题时,我倾向从了解用户的关注点和疑问出发,进而调整报道角度和内容,使报道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在内容创作上,更喜欢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颖形式,将复杂的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解读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内容。吸引更多年轻受众关注宏观经济。”
李可欣 29岁
《先锋》杂志社新媒体编辑
日常负责“先锋成都”微信公众号人民号、微信视频号、头条号、抖音号平台
*作为Z世代内容产生者,她通过多端联动传递城市温度,以年轻语态解码政策深意。在工作中深耕内容,实现价值与内容的双向赋能。
代表作品
·《成都“两优一先”先进典型报道》系列有声海报(全平台播放量100万 )
你认为的Z世代媒体人是怎样的?
用更贴近年轻的思维方式撰写新闻,以更直观、具有冲击力的表达方式深入人心。
你理想中的Z世代媒体人有怎样的特质?
充满创造力且极具洞察力的
韩钰宁 29岁
成都全搜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字采编中心首席编审
负责日常及重大宣传内容的策划与制作主导策划多个阅读量千万 的产品。负责“爱看视频”视频号晨间栏目
*她用鲜活语态与年轻化视角,构建优质内容矩阵与创新表达范式,使新媒体产品在传播速度、形态活力、触达层面上都更上一层。
代表作品
·《城市记忆 光影成都——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全网阅读量超2000万,系列报道被新华社、学习强国、四川新闻网、中国网等媒体转发推广。
《手绘长图H5:稻田守望者》
全网阅读量超600万,获得四川省新闻一等奖,同时被收纳进入央视百度一级关键词“希望的田野 丰收的中国”栏目。
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
有表达与传播的欲望,有好奇心,想要通过文字、影像等方式传递观点,讲好成都故事、传递成都好声音。
你眼中的Z世代是怎样的?
Z世代对新媒体的理解、使用和创新具有天然的优势。对新技术、新平台、新玩法的接受度高,包容性强。能生产出更贴近新媒体核心用户的内容,更注重真实性与个性化表达,契合当下社交媒体的趋势。
赵晨雯 27岁
成都国际传媒有限公司
内容产品部门负责人 双语记者
策划执行GoChengdu、成都世运会海内外平台原创内容生产
*在突破跨文化传播的壁垒中,实现跨文化精准触达。通过构建多语种传播矩阵——Z世代记者以优质内容生产强化国际传播效能。
代表作品
·《听见烟火三千年》
· 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第十九届“宣传四川好新闻奖”特等奖、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入围项目。
·《成都动起来,世界看过来》
· 获评2023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第三届“安逸四川”文旅宣传优秀作品评选活动视频类作品Ⅱ类作品,视频相关发布贴文登微博视频榜第1。
你眼中的Z世代媒体人是怎样的?
作为一名Z世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人,如何让中国故事跨越“文化壁垒”,让内容富有传播点也具有新闻性,是我们的工作难点也是要点。因此,我们开始运用自己的“互联网冲浪”经验表达“硬核”新闻内容,让视频逐渐替代文字。
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成都好声音,让流量站在好新闻这边。
伍庆详 27岁
成都时代出版社
蜀蓉棋艺工作室编辑
日常负责象棋图书的选题策划、设计指导、编校出版及市场营销。同时,关注行业前沿新闻和赛事动向,开发、联络、挖掘行业相关的官方和大咖资源。
*他以千年棋道对话Z世代语态,用数字化解法重构内容生态——做激活传统文化的年轻编辑者。
代表作品
从业四年时间,策划出版十余本优质象棋图书,其中两本重量级象棋图书更是取得耀眼成绩。
《象棋古谱大全》
·2022年四川省重点图书,获35万专项资金资助。
·开时代社直播带货先河,创单场首发码洋破百万佳绩。
(详情:百万级爆款!时代社《象棋古谱大全》首发,单场直播销售突破118万)
《银川棋路》增订版
·全价销售,首发10,000册不到1小时即售罄;
·创下时代社单书发行量和实洋破百万的纪录。
(详情:10000册1小时售罄!时代出版社《银川棋路》(增订版)直播间火爆首发)
为什么选择媒体行业?
“蜀蓉棋艺”这个走过40年历程的经典品牌,更是一代人青春记忆,自己本身就在成都土生土长,对于本土品牌的传承有一种天然的情怀在里面,加上对成都往事和地域文化也颇有兴趣和一定了解,希望以后不仅从棋文化、棋城的视角让世人看见成都,还能从方方面面把成都展现给大众。
理想中的Z世代新媒体人是怎样的?
我理想中的Z世代媒体人,从组织上来说,一定少不了年轻血液,有激情、有想法的年轻人能更快地接触到热点和浪潮,接触新事物和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去学习并加以利用。从内容上来说,要专业化、多元化,产生互动,作为内容生产工作者,有深度的思考和见解,是我们在媒体生产赛道上的竞争力所在,也是读者受众为什么选择我们。
陈红孝 28岁
成都公交传媒有限公司
行政中心 宣传管理专员
负责参与公司深化改革报告和调研文章撰写
公司重大规划、牵头运营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工作
*她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用敏锐的目光捕捉行业的每一丝变化,为大众传递城市温度。
作为集团旗下产业处工作者,她说:
城市街头的公交站台是城市重要公共设施和城市家具,不仅便利市民的日常出行,更是展现城市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的“公共宣传阵地”,成都公交传媒有限公司一直以来都全力践行着公交美城的使命,身为公司的一员,能够为擦亮城市美学的展示窗口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由衷的感到自豪。
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我用一个个文字,一张张照片,一条条视频来记录公交媒体与城市共生的一个个瞬间,4年来撰写微信公众平台新闻通讯稿件200余篇,多次被行业媒体转载报道,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我感到骄傲。
对“Z世代职场”这句话怎么理解?
Z世代的职业版图非常鲜活,身份认同高度依赖圈层(如二次元、电竞、国潮社群),且在不同场景中切换“职场人”“UP主”“粉丝”等多重人设,Z世代拒绝被单一角色定义,追求工作与兴趣的共生,迸发无限灵感与惊喜。
作为成都公交传媒行政中心宣传管理专员,他以扎实的文稿撰写、对外传播及新媒体运营支撑城市公交形象建设。虽无显性数据成果,但其深耕幕后的专业坚守与务实创新,恰是Z世代“躬身入局、用行动诠释责任”的职业态度缩影。
当数字浪潮中的青春势能喷涌
成都传媒集团的Z世代们
用创新讲好城市故事
用镜头记录城市变化
在键盘前书写青春担当
他们不是旁观者
而是以创新为刃的破界者
是扎根岗位的滚烫践行者
五四精神与Z世代的热血共振
正迸发出
定义行业新范式的青春势能
未来
这群年轻人将继续以“正燃时”的姿态
在时代的变革中
书写属于Z世代的极致答卷
愿青春势能永驻
五四薪火长燃!
五四特辑丨Z世代·正燃时 ——成都传媒青年力量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