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让越中人民的心贴得更近”
人民日报记者 沈小晓 孙广勇
从越南首都河内市中心向东驱车约半小时,记者来到一个幽静的小区。一位耄耋老人穿着越南传统服装奥黛,站在小区门口等候。她就是越南资深翻译家、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吴彩琼。看到记者一行到来,她热情地打招呼,并用中文说:“欢迎你们!”
走进吴彩琼的家,中国元素随处可见:房门上张贴着“福”字,客厅置物架上摆放着中国戏曲脸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摆件,书柜上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系列图书,以及她参与翻译的中国文化艺术丛书整齐排列……“中国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中华文明自古至今延绵不断。”吴彩琼说,“我喜欢中国文化,尤其喜欢中国古典诗词,它们极具美学特征,让人回味无穷。”
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给吴彩琼留下了深刻印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市政建设尤其让她赞叹不已。在吴彩琼看来,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1946年,吴彩琼出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父母是旅居中国的越侨,她从小成长在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中。从昆明第一女子中学(今昆明市女子中学)高中毕业后,她回到越南参加抗美救国斗争。在这段时期,她被派往越南条件极其艰苦的山区——莱州省,担任中国援越专家的翻译工作。1975年,吴彩琼进入越南外文出版社(今世界出版社)担任中文编译直至退休。
几十年来,吴彩琼参与翻译了数十部中国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促进越中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有幸将许多广受欢迎的中国电视剧翻译成越南语,还参与了介绍中国的相关书籍翻译工作。这些作品在越南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为越南人民打开了解中国的窗口。”2005年,吴彩琼荣获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文化交流让越中人民的心贴得更近,成为命运与共的好伙伴。”吴彩琼说。
随着两国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越南越中文化交流中心应运而生,吴彩琼曾担任中心副主任,积极参与组织各项活动。“中心是首个将彩灯展、冰灯展、江西瓷器展等中国文化展览引入越南的非政府组织。每逢越中两国国庆和建交纪念日,中心也会策划相关活动。”吴彩琼说。
吴彩琼表示,期待未来越中两国进一步增进人文交流,加强在青年、教育、文学、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继续传承和弘扬越中传统友谊,共同书写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