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沂源县:多元赋能共绘“沂起乐融融” 文化书院“点亮”幸福图景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4日讯 近日,在淄博沂源县南麻街道怡康社区的舞蹈课堂里,聚集着几十位学员,她们紧跟志愿者老师张梅的脚步,压腿、提肩、旋转……活力的舞蹈与激情的音乐让每个学员都乐在其中。
文化书院是实现基层群众生活文化化、文化生活化的有效载体。今年以来,沂源县坚持以文化人,统筹抓好“沂起乐融融”的“听沂”文化书院品牌建设,创新推进“114”文化书院建设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各类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惠及群众,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文化教育需求,构建起“学在书院启智润心、乐在社区睦邻共融、美在生活成风化人”的社区文化体系,让文化基因深度融入社区治理肌理。
强阵地、夯基础,深耕文化书院学习沃土
社区文化书院也是汇聚多元力量、赋能社区治理的重要阵地。怡康社区文化书院二楼有一处特色活动阵地——“巧娘课堂”,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和授课老师,充分发挥了本地手艺能人的优势。“妇女在这里可以免费学习钩边、编织等实用技术,能增加一份收入。”授课老师唐本花说,“参加活动的姐妹们一边做手工一边聊天,生活中有些小事也可以在快乐的交流中解决。”
阵地整合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文化书院建设的效果。今年以来,沂源县聚焦打造开放共享的文化书院阵地集群,深入推进社区文化服务阵地提升行动,结合文明实践场域拓展工程,探索实行“1 2 8 N”整合提效工作法,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示范引领,带动怡康社区、城北社区2个社区,试点打造集8类资源于一体的文化大社区,进一步辐射带动有条件的N个社区以相同模式推广打造,高标准建设安防体验馆、城市书房、四点半课堂等特色应用场景120余个,推动形成社区文化便民服务15分钟生活圈。
引师资、重人才,做实文化惠民精准服务
文化书院建设的持久生命力归根在于“人”的激活。今年以来,沂源县积极构建三级文化书院人才矩阵,县级依托沂源红宣讲团、县老年大学、县开放大学等,发布文化惠民直达清单30余期,承办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艺术名家进社区”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常态化送进社区群众身边;街道结对辖区学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形成共建共联关系,持续推进各类教育服务进社区活动210余场;社区充分挖掘社区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搭建社区人才库,打造“巧娘手工坊”“鲁绣·印染记忆非遗工作室”“‘幸福沂家’家庭驿站”“暖‘新’驿站”等特色社区工作室10余个,深入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教学服务上千场。
在富源社区“益源”文化书院试点,社区积极探索的“公益 市场”运营模式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社区统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物业服务用房、红色驿站等公共空间,联合咸彩美术工作室、顶尖街舞、社区文化能人等教育人才50余人,建立益未来社区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为辖区青少年提供关爱教育、艺术培养等多领域服务上千场。“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抓好文化书院建设工作,充分挖掘更多有爱心、有特长的文化人才,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服务。”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赵永恒说。
聚资源、兴学堂,构建社区全龄学习矩阵
老年教育、心灵关爱、青年成长、形体培训……在沂源县各文化书院试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生动的各类文化学习课程正日益融入居民群众的生活日常。
为构建覆盖社区全龄的文化书院课程模式,今年以来,沂源县深入推进文化培训课程惠民乐民行动,用心搭建“沂起学习”文化书院课程体系,面向“一老一小一中青”全龄段居民,分类打造“沂养银龄”老年学校、“沂起成长”青少年公益课堂、“沂起摇摆”形体课堂、“沂路青春”青年夜校4个文化书院课程品牌,办好“怡康巧娘”手工培训、“心灵绿洲”心理健康、共富工坊等30余个特色社区课堂,在21个社区常态化提供理论教育、文艺演出、精品阅读、假期托管等分众化优质文化服务650余场,服务社区居民超10万人次,推动形成“书院搭台、文化唱戏、群众共享”的社区学习新格局。
搭平台、广宣传,推动文化体验迭代升级
为提升社区居民智慧文化服务体验,沂源县积极推进数字平台智慧畅享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一村一屏”文化建设项目,建设和谐东儒林、魅力龙泉、幸福远扬、红色埠下、幸福韩旺四村等12个“一村一屏”文化平台,开设“沂源新闻”“红色文化”“名医有约”“记忆沂源”“文明实践”“乐游沂源”6大板块,针对村居中老年群体开设数字化老年大学。同时,联合县广电网络研究确定怡康社区等13个数字文化社区平台试点,依托“齐思政”云平台课程资源开展特色培训40余场,结合社区特色打造“富源家~视界”“怡康视界”等直播间,在各类媒体发布优质稿件60余件,为居民带去了更优质、便捷的文化体验。
文化社区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下一步,沂源县将不断整合辖区资源,深化拓展“公益 市场 平台”服务模式,推动社区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转型,实现“文化软实力”与“治理硬支撑”融合发展,以文化吸引力提升社区凝聚力,以文化认同感强化居民幸福感,努力绘就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共建共享的和美社区文化新画卷。
闪电新闻记者 孙凯旋 通讯员 孙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