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企业“乘风破浪”,各地综治中心这样做

走进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综治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群众接待大厅。

这里不仅聚合了劳动争议、行政复议、诉讼服务等办事窗口,还设置了劳动纠纷、涉征拆纠纷、道交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功能调解室,区法院、检察、信访、司法行政、人社等 8 个单位常驻,教育、民政等 15 个单位轮驻,为群众带来便捷高效的 " 一站式 " 解纷服务。

放眼全国,目前省级综治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覆盖率达到 90%,成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

化解矛盾

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近年来,许多台企落户福建厦门,涉台、涉企矛盾纠纷时有出现。其中,台资企业厦门某工业有限公司与厦门某贸易公司就因厂房租赁合同起了争议。

台资企业厦门某工业有限公司与厦门某贸易公司在 2021 年 9 月 1 日签订了厂房租赁合同,租期自然到期日为 2024 年 8 月 31 日。但在到期前,台资企业厦门某工业有限公司以不可抗力作为解除合同的原因,拟提前解除租赁合同。

厦门某贸易公司认为,合同中并未约定不可抗力作为解除合同的条件。所以,双方围绕厂房租赁合同解约相关事项,产生了纠纷点。

" 两家公司代表人因合同解约,抵触情绪严重。" 调解员表示,如何处理好各方利益,是调解工作能否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之后,调解团队采用 " 背对背 " 式调解,以拉家常的方式展开工作,待气氛缓和后,方才慢慢进入正题。

随着双方情绪得到平复,调解团队适时开展 " 面对面 " 协商,让当事人阐述各自的想法,认真倾听双方诉求。最终,本着公开、公平、公信的原则,调解团队从情、理、法的角度出发,做通双方的思想工作,引导双方在合理限度内作出让步,至此达成一致意见,化解了纠纷。

" 感谢综治中心调解员的辛苦付出,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为台胞台企在海沧投资兴业、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 台资企业厦门某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这起案件是海沧区新阳街道综治中心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海沧区各街道近年先后完成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改造,推动实现矛盾纠纷 " 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

以法护航

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2024 年,厦门市集美区法院陆续接到山东、河北等地车主反映,某信息技术公司在 2023 年期间办理 ETC 时承诺每月分期返还押金却未兑现,涉嫌 " 欺骗客户 "。

承办法官介入调解后发现,信息技术公司在车主权益告知书中,明确承诺车主免费办理 ETC 设备,所支付的 300 元押金后续分 60 期每月以礼金券的形式返还车主。但车主办理业务后,陆续出现停止返还的情形。

集美区法院分析认为纠纷标的虽小,但涉众面广,于是向综治中心上报该系列案件的异常情况。依托集美区综治中心的纠纷预警机制,集美区市场监管局也反映同期收到了 500 余涉该 ETC 代理商的投诉。

综治中心组织法院与市场监管局共同会商,共享纠纷数据及企业整改动态。最终法院精选 1 件案件示范判决,并根据是否退还设备制定 2 个调解方案,供当事人选择。在区法院指导下,区市监局调解投诉纠纷 305 起并即时履行。后续 ETC 代理商也参照法院调解方案自行化解投诉 400 余起。

依托综治中心,纠纷处理部门改变之前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涉众型纠纷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综合治理,700 多起系列纠纷得到快速妥善解决。该典型案例被写入 2025 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科技赋能

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 " 翅膀 "

在福建漳州,科技赋能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 " 翅膀 ",群众有诉求既可以到设置在各区县、乡镇的综治中心当面反映,也可以通过"96111 漳州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热线 " 或者微信小程序进行反映。

综治中心通过贯通市县乡村四级的" 平安漳州 e 家 " 平台统一协调各方面最优质的调解资源和力量进行调处,真正实现矛盾纠纷 " 一个号、一地跑、一站解 "。

借助现代科技力量成为各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在浙江杭州滨江区综治中心,大屏上一幅幅 " 云图 ",通过不同色块滚动显示着每个网格正在发生的事件。哪里出现问题,一目了然。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滨江区构建起垂直于政务服务与管理领域的" 基层智治助手 "(即 " 滨小治 "),通过对基层治理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和应用,快速获取事件处置的法律法规依据、矛盾调解措施等,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

广东中山通过制定镇街综治中心建设规范指引,推进镇、村综治中心建设提质升级,精准划分综合网格 1895 个,全面推广应用" 粤平安 " 网格系统,形成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体系,及时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同时,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商事纠纷调解组织建设,成立 31 家商会调委会,高效调处涉企纠纷。探索开展诉源治理 " 同心网 " 工作,成立涉港澳纠纷、照明电器行业纠纷等调解组织,通过 " 专业调解 "" 六调联动 "" 跨界联调 "" 商会助调 " 等,推动涉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

黑龙江哈尔滨呼兰区定制开发网格员" 呼兰民安通 " 手机应用 APP 程序,将市场主体数据纳入综治数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数据支撑。

全国各地综治中心投入使用以来,通过整合解纷资源,着力构建 " 一站式 " 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贡献力量。

平安是发展的基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以福建为例,2024 年,全省各级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 31 万余人次,受理登记各类矛盾纠纷 30.8 万余件,调处成功率达 95.82%。2024 年,福建营商环境总体满意率为 88.27%,连续 4 年保持在 85% 以上;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70.5%,比 2023 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