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丨返乡创业,湖北21条政策“撑腰”

多措并举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以回乡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支点建设提供新动能。力争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达到外出务工人数的 2% 左右,到 2027 年,全省建成 200 个以上返乡创业园区(基地、街区)。

# 构建返乡创业数据库

湖北创新务实推进 " 抓创业促就业 " 系列行动,发布大力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行动方案。(通讯员 孔剑 摄)

1.建立人员信息库。对返乡人员,落实一人一档一对接,确保返乡一人、对接一人、服务一人。

2.编制创业项目库。梳理特色产业、资产资源等情况,建立返乡创业项目库。培塑 100 个 " 荆楚归雁项目 ",每个给予 10 万元资金扶持。

3.完善政策服务包。全面梳理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完善产业政策及配套措施。依托湖北政务服务网开设返乡创业政策专栏,更新税费减免、设备补贴等政策。

# 拓展多样化返乡创业领域

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90 后硕士 " 新农人 " 在管护无土栽培的小番茄。(记者 薛婷 摄)

4.促进产业转移升级带动返乡创业。鼓励创业成功的返乡人员挖掘家乡资源和要素的比较优势,把适合的产业转移到家乡再创业。

5.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返乡创业。引导返乡人员参与特色强村、产业强镇、现代产业园和产业集群等建设。鼓励发展林下经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生态康养、共享农庄等。

6.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返乡创业。引导返乡人员创办家庭农(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特色种养、设施农业。引导返乡人员发展产地清洗、分选、烘干、预冷、包装等初加工。

7.推动社会化服务发展带动返乡创业。支持返乡人员开展农资供应、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物流运输、产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发展乡村 " 一老一小 "、家政服务、寄递物流等生活性服务。

8.培育农村电商生态带动返乡创业。大力发展 " 互联网 +",鼓励返乡人员参加各类机构电商培训。扶持有条件的返乡人员创建电商、物流、快递企业,拓展省内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

9.发展劳务品牌带动返乡创业。推进 " 品牌 + 产业 + 创业 " 融合发展,聚焦省级重点劳务品牌,拓展产业链条,激发新的创业增长点。

# 搭建返乡创业平台载体

直播培训成就新农人。(视界网 朱本双 摄)

10.建设多层次创业园区(基地、街区)。县级重点打造产业集聚园区(基地、街区),承接农产品加工、轻工制造等项目。乡镇重点建设小微主体孵化基地,发展来料加工、农村电商等项目。村组重点激活家庭式创业单元,建设家庭工坊、庭院车间,开展产地初加工、传统手工艺等项目。

11.完善数字平台功能。依托鄂惠农 APP,设立云上创业集市,联动各级政务服务平台,集成各地产业布局、创业指引、在线培训、技术指导等信息。

12.培育创业企业生态圈。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吸纳返乡创业主体,共享品牌、技术和市场渠道;支持各类供应链平台拓展和提升平台创业功能,带动返乡人员创业发展。

# 畅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渠道

黄石市 2025 年 " 春风行动 " 大型招聘会暨返乡就业创业暖心服务启动式在阳新县举行。(记者 薛婷 通讯员 易相志 周巍 摄)

13.加强宣传引导。开展 " 我兴楚乡 · 创在湖北 " 返乡创业推介活动。

14.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依托驻外劳务机构、工商联、商协会等,设立返乡创业联络站;培育中介服务机构,为返乡人员提供项目推介、项目评估、市场分析、管理辅导、信贷融资等服务。

15.完善就近就地服务体系。建立返乡创业项目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 提升创业人员能力素质

武昌职业学院产教融合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张鸿 通讯员 朱丽 刘俊 摄)

16.实施分层分类培训。统筹 " 马兰花 "、高素质农民、" 头雁 "、领军人才等培训项目,开展 " 技能 + 创业 "" 劳务品牌 + 创业 " 等定制化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

17.推行 " 导师制 "。建立导师体系,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全周期跟踪指导。省级导师团遴选 100 名知名企业家、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为优质返乡创业项目提供战略规划、技术攻关支持。

18.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企业共建双创实践基地,培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管理等专业人才,提供项目设计、技术支持和成果转化。

# 落实返乡创业支持政策

阳新擦亮 " 中部鞋都 " 品牌," 阳新鞋匠 " 纷纷返乡就业创业。(记者 薛婷 摄)

19.强化财政支持。对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返乡创业主体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贴息,对购置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围内设备的按政策给予补贴。

20.创新金融支持。鼓励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项目,扶持初创企业。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各类抵押贷款、供应链金融产品。加快推进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改革。提高创业担保贷款覆盖面,为个人和小微企业分别提供最高 30 万元和 500 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21.政策激励支持。按规定为返乡创业人员及其家庭提供安居宜业、子女就学、社保接续、健康医疗等配套公共服务。

来源:湖北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