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孩子“体重管理”,重庆渝北率先编制“三带”食谱
孩子每天吃多少米饭喝多少牛奶、摄入多少能量蛋白质……这些今后都将不再凭感觉了。日前,记者从渝北区教委获悉,渝北区教委组织有关专家历时三个月精心编制了《渝北区学校食堂学生餐参考食谱》。食谱带重量、带营养成分、带色标,量化了不同年龄段孩子每餐、每日的能量摄入、营养成分等,让学校食堂学生餐更加合理、科学,提升学校膳食科学配餐水平,促进师生科学饮食行为养成。
渝北区教委邀请重庆医科大学、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相关专家对学生餐参考食谱进行评估论证。
渝北区教委邀请重医附三院相关专家参与渝北区学生餐食谱制定研讨。
据悉,这是重庆积极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以来,渝北在全市率先编制的学校食堂学生餐“三带”食谱。
从吃饱到吃好
制定科学食谱
如何从吃饱到吃好?膳食营养均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渝北区教委卫生保健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食谱的制定遵循品种丰富、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原则,依据国家最新的权威指南和标准,按照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35%的三餐比例进行搭配,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学生餐参考食谱。
本食谱为“三带”食谱,带重量、带营养成分、带色标,营养成分包含每餐、每日营养成分(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数值,使食谱制定更加科学、营养、丰富、全面。为方便学校在制定供餐食谱过程中参考运用,食谱还分年龄段制定了每日能量、营养素及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表以及常见食材能量和营养素含量表,同时,撰写了食谱编制说明,对编制依据、三餐比例、配餐原则、使用说明等进行了明确。
“三带”食谱(截图)
各学校可根据参考食谱,根据不同季节食材供应、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编制色标带量营养食谱,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制定“三带”食谱,并在学校官方公众号、校内醒目的公示栏、明厨亮灶终端、“重庆阳光食品APP”等进行公示,严格按公示的色标带量营养食谱供餐。
从食材到烹调
划定高压线
学生餐事关孩子身心健康,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渝北区学校食堂学生餐参考食谱》从食材选择到烹调方式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呵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学生餐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标准要求,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不得提供保健食品、含乳饮料和火腿肠等深加工食品,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避免提供高盐、高油、高糖食品。合理烹饪学生餐,减盐、减油、减糖,少用炸、煎、熏、烤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烹调方式。食谱还严格遵循膳食指南要求,对每日用油量、用盐量进行了量化。
各学校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严格落实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强化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贮存加工、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各环节真正实现闭环管理。
从“食”到“食育”
深化健康文化建设
根据《重庆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全市所有学校要将体重管理纳入健康教育。渝北区教委以编制《渝北区学校食堂学生餐参考食谱》为契机,同步下发相关通知及要求,积极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进一步深化健康教育行动。目前,各学校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每周公示带量食谱,加强食育宣传、食育教育,打造食育文化,积极构建“营养食谱 食育教育 食育文化”的营养健康特色体系。
重庆八中师生同餐。
笃信实验学校学生参与以中医药为主题的膳食体验活动。
下一步,渝北将选择部分学校进行营养健康监测试点,定期对试点学校学生开展体质健康监测,跟踪、对比、分析监测结果,及时优化调整营养食谱,强化食育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健康饮食习惯,让健康理念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上游新闻记者 何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