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以“四心”礼遇 筑巢引凤聚英才
地处安徽“东大门”的含山县,凭借其拥抱长三角的区位优势、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及“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的人才生态政策,正逐渐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政策暖心:安居有策 保障无忧
“当购房补贴的真金白银实实在在打入我的账户时,我才真正感受到含山对人才的满满诚意。”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汲自强,于2021年回到含山创办了安徽智鸥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县内首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的创始人。得益于含山县的人才政策,像他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不仅可以获得10万元的安家补贴,还能在此基础上享受30万元的购房补贴。政策红利同样惠及普通就业人才。李磊从外地高校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的重点企业——安徽海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作。“我获得了6万元的购房补贴,比普通政策标准高出20%,公司还提供了师徒结对培养的机会,让我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了含山县对人才的重视。随着《含山人才新政3.0版》的发布,来该县重点企业就业的人才购房补贴金额的最高标准已达到30万元,同时还可享受“购房补贴 3年人才公寓免租”的双重礼包,安家成本因此降低了近60%。
引才用心:全程护航稳就业 乡情感召迎创者
为吸引外地求职青年,含山县创新推出“青年驿站”计划,让年轻人能够“先体验再定居”。来自吉林的王博通过该平台申请到3天免费住宿。他表示,从高铁站专人接站,到细致的人才政策讲解,再到妥善解决住宿问题,每个环节都让他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满满诚意与温暖。最终,王博顺利入职安徽辅朗光学材料有限公司。乡情纽带激荡出“雁归效应”。在了解到家乡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现状和积极创优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后,无锡舜邦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贵文深受触动,毅然决定返乡投资创业,分三期在家乡含山建设风电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据悉,该项目采取边建设边租赁厂区生产模式,目前一期项目已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厂房,三期项目已取得新规划用地。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创造300个就业岗位,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税收6000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育才匠心:校企共筑“无墙实验室”
在含山经济开发区,安徽宏翔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团队正与安徽农业大学科研力量合作,围绕“无人作业环境下油菜机械化精准播种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这个省级揭榜挂帅项目开展深入研讨。“这个项目为我们年轻团队争取到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经理介绍时难掩喜悦。依托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宏翔农机逐步构建起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市场推广的良性发展循环,成长为安徽省农业现代化领域的优质企业。聚焦低空经济,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安徽智鸥驱动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低空飞行器设计研发、制造测试、应用推广等全链条环节,与中南大学携手共建低空飞行器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深度校企合作,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攻克低空飞行器领域技术难题,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
留才贴心:从“人才码”到“朋友圈”的温情守护
为充分展现对人才的诚意,含山县创新推出“含才码”。持有该码的各类人才,可凭码享受免费观影、停车、旅游、美食、住宿等多元化服务。后续,含山县还将持续拓展“含才码”应用场景,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人才在细节中感受城市温度。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扩大“朋友圈”。为破解青年“社交圈”难题,含山县建立单身青年人才数据库,定期举办“缘来‘含’有你”交友联谊、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助力青年人才拓展社交。同时,持续推进“十城百校”人才计划,依托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驻外青年人才工作站,联动驻外商会、流动党组织及合作高校,深挖含山籍在外人才资源,激发在外优秀人才参与招才引智的积极性。目前,该举措已吸引265名青年人才汇聚含山,有效扩大了城市“朋友圈”。(通讯员 邰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