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和解!沈阳一职校组团退60多件裙子坑店主,店铺被封三个月…

央广网5月3日消息,当日上午,记者致电涉事店主,该店主表示,今日上午已接到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负责人电话,校方已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目前达成和解。关于店铺被封事宜,店主表示将与平台进一步协商。此外,记者发现,截至3日中午,该店主社交媒体账号上反映退货问题的相关视频已无法查看。

此前据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栏目消息,5月2日(采访时间),山东菏泽,女店主称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个学生四月底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自己收到衣服后看到衣服上都有草,且学生们退款导致店铺被封,损失大概有8000元 。

这究竟是咋回事?

4月26 日至 28 日,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60 多名学生在同一家网店下单购买运动裙,声称用于运动会。商家迅速发货后,29 日运动会如期举行,学生穿着裙子完成入场式。

万万没有想到,4月30日,商家后台突然涌入 60多单退货申请,理由清一色为 “线头多”“尺码不符”。

当商家收到退回的裙子时,发现衣物上沾满草渍、汗渍,部分裙摆还有破损,明显是穿着后未做任何处理的痕迹。

更令商家意外的是,这些裙子的吊牌均未摘除,与学生声称的 “质量问题” 形成鲜明对比。

涉事商家是山东菏泽的一位宝妈,疫情后失业的她借钱开设了这家网店。店铺主营平价运动服饰,每件利润不足 5 元。为承接这 60 多单生意,她自垫3000元运费,并与工厂协商降价。本指望通过销量提升店铺信誉,却遭遇 “退货潮”。

收到退货后,商家逐一检查发现:60 件裙子中有48件存在明显使用痕迹,12件因破损无法二次销售。平台因短时间内退货率超过 50%,直接封禁店铺链接三个月,导致商家直接损失约8000元,间接损失高达10万元!

店主无奈,找学校老师,并给官网留言,得到的答复却十分敷衍。有自称是校领导的人,在网上发言,一口咬定是衣服质量问题,并且说玩不起可以去法院起诉。

甚至在评论区扬言,要起诉商家。

事情在网上发酵之后,校方改变态度,称会和学生沟通赔偿事件,但是对老师教唆的事情只字不提。

此次事件中,学生通过分散账号下单、统一填写退货理由等方式规避平台风控,暴露了现有审核机制的不足。

“7 天无理由退货” 本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但需以 “商品完好” 为前提。学生穿着裙子参与运动会,导致衣物沾染污渍、破损,已超出 “试穿” 范畴。法律人士指出,此类行为可能违反《民法典》第 148 条关于欺诈的规定。

学生向商家透露,退货是 “老师要求的”。校方虽称 “学生行为恶劣”,但未回应 “老师是否参与”。

值得关注的还有,近日,推荐性国家标准《售后服务 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GB/T 44904—2024)发布,已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售后服务无理由退货的退货条件、退货流程、服务监督与评价等内容,适用于采用非现场销售及现场销售方式购买商品的无理由退货服务。

很显然,这个规则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种保护。但是,规则是用来守护公平的,不是让人耍心眼的,更不是用来薅羊毛的。

我们再回顾这起事件,60 条裙子不仅是商家的经济损失,更是对风清气正的电商环境的一次冲击,“无理由退货”不能成为“无理退货”。

当 “薅羊毛” 成为一种 “集体智慧”,当教育者默许甚至鼓励这种行为,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商业信任,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希望这起事件能成为一面镜子,让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反思,唯有坚守诚信,才能让电商生态更加健康。而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如此丧失诚信的做法,更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