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最美华阳人周彦军,与窑为伴淬匠心 躬身实干践初心

对于钙基新材料公司原料车间回转窑工段的职工来说,一年四季都仿佛置身“桑拿房”,因为回转窑筒体温度高达220摄氏度,导致其周围环境温度常年在40摄氏度以上。

近日,笔者走进回转窑,看到有位脸和脖子都已通红的职工,正踮脚将测温枪对准托轮轴承测温,随后又半蹲身子查看窑尾密封处的温度数据,边仔细观察,边做记录……这就是工段长周彦军的工作日常。

安全理念的坚定践行者

“安全是管出来的”,在践行华阳集团安全文化理念方面,周彦军不仅是宣贯者,更是坚定践行者。在他看来,“安全是管出来的”,同时也是守出来的,只有日复一日地坚持、夜以继日地守护,才能巩固安全生产良好局面。

一次,新到一批原料,周彦军发现粒径略有波动,可能会影响生产,便在班前会上叮嘱大家:“大家操作时要密切关注回转窑的温度和压力变化,防范原料变化给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说罢,周彦军便沿着窑体外侧的钢质步道,开始了每日的“三查三确认”——查设备润滑点、查托轮轴承温度、查窑尾密封装置运行;对警示标识、消防器材、防护栏进行安全确认。

从窑头到窑尾,周彦军不放过任何细节,听听设备运转声音是否异常,瞅瞅管道有无渗漏,沿着窑体一寸一寸查看,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只有设备运行正常、职工操作规范、隐患整改到位,安全才有保障。”周彦军说。

践行“安全是管出来的”,周彦军以身作则,“管”得理直气壮——每天上班,他总是身着整洁的工装,规范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对工段的人、机、料、法、环细致观察,还密切关注工友的身心状态,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情绪疏导等,确保工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共同做好隐患排查整治,科学调整工艺参数,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生产一线的卓越领航员

周彦军所在的原料车间回转窑工段,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周彦军与工友的努力下,一季度,回转窑工段完成石灰产量40737吨,平均生烧7.63%,符合不超过8%的行业标准,设备开动率达99.8%,为企业稳产高产提供坚实保障。

来到原料车间回转窑工段中控室,周彦军认真查看屏幕上实时显示的设备运行参数。“原料成分、粒径的波动、燃料品质的变化,都可能打破窑内稳定的热工平衡,影响产品质量。”周彦军告诉笔者,温度、压力、转速等数据稍有偏差,就会影响安全生产,必须及时分析数据波动原因,合理调整原料、燃料及配风量。

看到各项数据一切正常后,周彦军又带着笔者来到生产现场。在窑头,他仔细观察火焰形状、颜色,敲灰判断成品质量是否达标,严格管控生产工艺,保证生过烧率低于行业标准。同时,他通过稳风、控温、配料,保持炉况稳定,减少窑内结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运行效能,为回转窑“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保障。

开展好技术攻关,对于破解安全高效生产难题至关重要。周彦军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在回转窑排瘤口加筛,解决影响二次风量和成品灰排放的难题,有效回收瘤块中的大量白灰。在回转窑碎石料进仓之前增加一道20毫米网格筛,将介于24至20毫米的石灰石回收到石灰石受料口,让筛下物进入碎石仓,成功分离并回收约6%的石灰石。

“按日用石灰石1000吨来计算,每天可节省60吨石灰石,预计全年可节省178.2万元。”生产技术部主管李晓忠算了一笔账。

面对未来,周彦军信心满满:“我将带领工友扎根生产一线,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优化流程、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继续在回转窑这片天地发光发热。”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石晟 韩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