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一果皆可成器载道
南瓜,古称「番匏」,《诗经》有云「匏有苦叶」,以其圆融之态、绵延之藤,寄寓生生不息之意。自宋元文人以瓜果入画,至明清匠人化田园风物为案头清玩,一蔬一果皆可成器载道。
《原矿紫泥筋纹扁南瓜紫砂壶》,取南瓜丰硕之形,凝练为八十方寸。壶身以原矿紫泥抟制,泥色沉朴如秋野新收,砂粒隐现似晨露沾衣。筋纹起自瓜蒂,曲转如藤蔓攀延,八道棱线匀亭舒展,暗合「三茎俩叶一瓜成」的自然韵律。壶钮塑为短藤一截,壶流微昂若新叶初展,壶把圆转似老枝虬结,形简而气贯,器小却神完。
当代茶事,贵在「以器养心」。此扁南瓜壶置于案头,与青瓷茶盏、竹节茶则并陈,便自成一方雅境。晨起瀹茶,水汽氤氲间,筋纹光影交错,似晨晖漫过藤架;暮时品茗,壶身渐染茶渍,包浆暗生,如岁月为器物题写的密语。
匠人制此壶时,以「生逢盛世闲品茗」为念,不追工巧炫技,但求返璞归真。筋纹的秩序之美与扁腹的浑朴之态,恰似包豪斯理性构成与文人写意美学的对话。泥中有砂,砂中藏韵,一如盛世光景里,古老手艺在当代日常中悄然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