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通知: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5月23日,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优化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育人水平的通知》当日发布。

《通知》明确: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建立“小学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初中每周一天无书面回家作业日”的制度。

以下为通知全文

各区教育局,各有关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持续巩固“双减”成效,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在实施已有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现就优化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育人水平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发挥作业育人功能

学校作业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给学生利用课堂教学以外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

坚持“五育”并举。树立正确的育人价值导向,守牢作业的政治安全底线,合理安排学科作业与德育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坚持教学评一致。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作业、评价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防止教学、作业、评价脱节,整体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加强作业差异性、选择性供给,不断提高基础性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每个学生成长。

坚持素养导向。积极探索跨学科、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作业,合理利用数智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切实提升作业实施质量

科学设计日常作业。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日常作业设计,体现目标明确、内容科学、难度适切、类型多样、时间合理等要求。学校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要基于课堂教学与学生作业,考试难度要与平时课堂教学、作业保持一致。积极探索数智技术在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等方面的科学合理应用。

规范作业布置要求。教师一般应在校内布置作业,布置前要对拟布置的作业完整试做,布置时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认知特点、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加强作业内容的选择性、提供不同的作业完成辅助、鼓励多样的作业完成方式、灵活应用不同的批改反馈方式等,不断提高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注重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完成作业的习惯、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客观如实呈现作业结果,指导学生作业订正的方法。要加强对学有困难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和综合性帮扶,不断提高这些学生课程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能力。要指导学生、家长科学合理使用作业辅助用具,防止简单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获取作业答案,避免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