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在尼日利亚举办,中外嘉宾共赏茶文化

外国嘉宾在“茶和天下·雅集”欣赏茶艺表演。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供图

5月24日,“茶和天下·雅集——人在草木间,青山绿水茶清香”活动在位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浙江省文化馆承办。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于敦海出席活动并致辞。

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杨建兴参赞、浙江省代表团团长黄芸、尼众议院文化和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佐克、尼艺术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部常秘亚瓦勒、尼联邦首都区社会发展秘书处常秘奥卢本米、尼教育部常秘代表奥鲁登以及日本、巴西、土耳其、突尼斯、塞拉利昂等国驻尼大使或高专、尼文化艺术机构代表、智库专家、尼空军汉语班学生、国际学校师生和中尼记者等近300人出席此次活动。

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于敦海在“茶和天下·雅集”活动致辞。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供图

于敦海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承载着“以和为贵、以茶会友”的哲学思想,这与重视和谐的尼日利亚文化理念不谋而合,成为联结中尼两个文化大国的精神桥梁。本次文化活动以茶为载体,旨在落实去年9月中尼两国元首会晤共识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将有力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2026年是“中非人文交流年”,中尼文化交流肩负着促进中尼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重要历史使命。习近平主席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欣喜地看到,两国在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尼日利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茶艺与戏曲,并在中国展示尼日利亚音乐与舞蹈文化;中国志愿者在尼日利亚推广汉语与茶文化,并学习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从“万里茶道”的历史回响,到“数字丝绸之路”的未来愿景,文化始终是连接中尼人民的精神纽带。中方愿持续深化加强中尼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世代友好。

黄芸在致辞中表示,茶与戏是刻在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浙江,这片孕育了陆羽《茶经》与越剧《梁祝》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诚挚欢迎尼日利亚人民来华亲身感受“诗画浙江”的独特魅力,共同谱写中尼文明对话的新篇章。

佐克、亚瓦勒、奥卢本米、奥鲁登等尼方嘉宾在致辞中纷纷表示,中尼友谊源远流长,如今两国人民更是亲如一家,感谢中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化发展等领域对尼方提供的巨大支持。中尼文化交流是“和而不同”的最好诠释,是“发展共赢”的真实缩影。中国茶文化传承“和、敬、清、寂”的哲学,与尼日利亚对民族团结、共享文化的追求深度共鸣。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倡议,茶始终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推动着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中尼友谊植根于对文化遗产、艺术创造力的相互尊重,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相互理解、互利合作的典范。

中外嘉宾品茶。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供图

舞台演出正式开始前,于大使带领嘉宾参观了品茶互动展区、书画展区、浙江文旅图片展区、越剧表演体验展区,让嘉宾们开启了一段难忘的中国文化之旅。嘉宾们纷纷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茶回味无穷的清香点赞,称赞中国艺术家通过创作《凤凰花开》和《国家清真寺印象》等作品所体现的对尼日利亚人民的深情厚谊。嘉宾们通过参观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图片展,加深了对经济和文化大省浙江的了解,通过参观越剧展区,被中国越剧艺术清朗俊秀的形象、优雅的舞姿和柔美的唱腔所深深折服。

在舞台展示环节,浙江代表团为嘉宾献茶并赠送绘有中尼花卉的团扇,中国艺术家还为到场观众表演了《市集》《凤求凰》《扬鞭催马运粮忙》《十面埋伏》《紫竹调》《桑园访妻》《烟雨江南》等多首越剧选段、竹笛独奏、琵琶独奏和重奏节目。中国艺术家们精湛的茶道和绘画技艺、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动人心弦的琵琶与竹笛演奏赢得观众一致好评,现场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各国嘉宾观众纷纷表示,感谢中国代表团不远万里来到尼日利亚传递友谊,感谢中方为大家提供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宝贵机会,有机会一定要到中国去走一走、看一看。

“茶和天下·雅集——人在草木间,青山绿水茶清香”活动旨在通过中国茶文化展示、越剧表演和竹笛及琵琶演奏等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沉浸式打造“茶和天下·雅集”全球性活动品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尼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