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音乐的现状:他们不像以前那样造明星了

诺玛·戴斯蒙德在1950年的电影《日落大道》中发现了一些东西。作为一名无声电影明星,她的事业被有声电影毁掉了,但她拒绝与时俱进。“我很大。是照片变小了,”她说。

快进到今天,这句话可以应用于主流音乐的概念。我们仍然有明星,但主流越来越小。
让我们从定义“主流”开始。这些思想、趋势、态度和活动被认为是正常的、广为人知的,几乎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其中。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普通人知道社会、文化或政治中的某件事,它就是主流的一部分,用共同的知识和态度把每个人联系在一起。
2000年之前,主流态度主宰一切。每个人都从电视、报纸、广播和杂志上获得新闻和文化。我们都去看同样的电影,看同样的必看电视节目,在大的有线电视频道谈论最新的系列节目,读同样的书。说到音乐,我们有自己的偏好,但因为那时的音乐比现在少得多,我们至少可以在任何时候对大多数音乐有所了解,甚至是我们不喜欢的歌曲和艺术家。
下面的故事继续2:34分 2024年最大的音乐时刻Arkells马克斯·科曼地毯
当时有五个主要的文化守门人。唱片公司寻找人才,只签下具有潜在商业吸引力或真正艺术价值的艺术家,将新专辑的数量限制在每年3000张左右。如果你发行了一张唱片,你希望它能在唱片店出售。但是商店对可获得音乐的供应进行了更多的过滤,只提供他们认为可以销售的音乐。
广播专注于播放尽可能长时间吸引听众的音乐,进一步筛选内容。视频频道也是如此。音乐杂志可以作为后援:新闻、信息、采访和评论/推荐。这些出版物往往是我们了解我们最喜欢的音乐家的个人和职业生活的唯一真正渠道。
那些在无情和恶毒的文化过滤中幸存下来的艺术家成为了我们最大的明星。天啊,那些星星真大。
下面的故事继续
让我们来看看无线电。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都有一两个最喜欢的广播电台,我们依赖它们来听音乐。我们不得不等待我们最喜欢的歌曲播放,这意味着我们最终也听到了很多其他的音乐。如果放了我们不喜欢的歌,没关系。我们有耐心等它过去。总会有更好的东西出现的承诺。
更多关于娱乐更多视频贾斯汀·比伯分享了自己“不值得”的脆弱帖子
多伦多动漫展回归,迎接春季的粉丝盛会
彭蒂克顿·维的神经训练有助于防止受伤
《美国派内幕》(Inside American Pie)纪录片音乐会回顾了唐·麦克莱恩(Don McLean)的热门歌曲
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其他人的最爱。对于那些年轻时只收听过前40名电台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我们每样东西都吃一点。在前互联网时代,前40名和FM摇滚电台的辉煌岁月里,我们对音乐领域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几乎所有事情都非常熟悉。

获取突发国家新闻对于影响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注册突发新闻警报,当它们发生时直接发送给您。通过提供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您已阅读并同意环球新闻的条款和条件以及隐私政策。
结果是大的音乐明星无处不在。即使你对他们或他们的歌曲毫无兴趣,但他们如此流行,你别无选择,只能参与他们的事业,即使是在远处。它们是社会通用音乐词汇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说这种语言。音乐家推动文化,我们都被他们的作品所吸引。音乐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吸收了一切。
我们本来也会把所有的东西都买下来,但我们受限于自己的经济能力。那些真正引起我们注意的艺术家也得到了我们的钱,这是粉丝对艺术家的经济投资。因为我们花了血汗钱购买昂贵的商品(与今天相比,音乐所有权非常昂贵),我们与艺术家的关系更加深厚。我们拥有其中的一部分。
下面的故事继续
但是,当互联网在2000年左右开始发挥作用时,传统文化守门人开始失去对权力的垄断。首先是通过Napster这样的应用程序,然后是iTunes和ipod,然后是智能手机和流媒体,我们可以不受限制地接触到比我们曾经梦想过的更多的音乐。我们有了一个又一个发现,从一个很酷的新独立乐队到一些法国舞蹈二人组。
当唱片公司看到他们百年的商业模式——向我们出售塑料唱片——崩溃时,我们与音乐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少的人去唱片店,导致国际连锁店的崩溃。唱片公司再也负担不起在音乐杂志上做广告的费用,导致收入锐减,许多唱片公司被迫被遗忘。流媒体使歌曲可以即时点播。YouTube让人们不必等待音乐视频出现在MuchMusic和MTV上。
无线电幸存了下来;尽管它作为文化守门人的影响力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它仍然强大、有利可图、受欢迎。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现在都是自己的音乐总监,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设备上听任何我们想听的歌。在21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该听什么,或者让我们等着听。我们喜欢我们的小生境。在一个一切似乎都无法控制的世界里,谁不想掌控一切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这样。谁不想独立自主地掌控我们生活中的音乐(以及所有其他文化)呢?流媒体音乐平台上有超过2亿首歌曲,几乎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能访问的。不像以前,我们会坐着听完歌曲或视频,知道另一边会有别的东西,现在没有理由坐着看完任何我们不喜欢的东西。
下面是今日趋势
音乐文化现在是一系列独立的、几乎没有联系的自组织社区,它们以惊人的频率聚集在一起,又解体。我们在2000年之前拥有的那种共同的音乐文化和语言所需要的共同性和共识已经死了,而且不会再回来了。任何按照旧的假设行事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巴别塔上的项目经理。
当然,我们仍然有像泰勒·斯威夫特这样的大明星,但这是不同的。如果现在是1995年,那么很多人会接触到她的音乐,她会比现在更受欢迎。今天在街上随便找一个人,让他们说出泰勒·斯威夫特的三首单曲。有多少人能做到?与此同时,如果你在1967年对披头士乐队做同样的事情,一个典型的祖母就能脱口而出该乐队的整个专辑,包括发行日期和目录编号,包括所有在日本发行的专辑。

2:15 泰勒•斯威夫特的品牌时代旅游和经济的影响
音乐排行榜讲述的故事也与30年前不同。编译指标是不同的。这些指标反映了当时并不存在的用户行为。谁能想到我们在编制每周排行榜时还会使用类似于歌曲当量专辑(tea)的术语呢?
下面的故事继续
试试这个实验:看看Spotify上每周播放次数最多的歌曲排行榜。你可能会认识很多名字;你能哼多少首歌?如果这是过去的前40天,你可以完整地唱出75%的歌曲——甚至是那些你讨厌的歌曲。哦,泰泰太大了。只是在过去,有很多像她这样的明星——而且他们更大,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些明星的一切。
哦,我们仍然有超级明星,但今天,他们不像30年前那样无处不在,无处不在。那种感觉,那种理解,那种通过听某首歌/某位艺术家,你成为某种难以想象的更大的东西的一部分的感觉,那种每个人都是其中一部分并参与其中的感觉,已经被用来换取即时免费访问所有人类音乐,或接近于此的东西。
不管是好是坏,现在的音乐文化已经不那么普遍了。这意味着要成为主流——也就是说,要吸引那些喜欢跟着唱、用手指轻敲方向盘的休闲乐迷——这只是当今众多音乐途径中的另一种。主流艺术家失去了以前的文化主导地位。(音乐行业权威人士鲍勃•莱夫塞茨(Bob Lefsetz)就此写了很多文章,以防你需要备份。)
今天,要成为一名主流艺术家,就是成为我们在音乐中发现的成千上万个小众中的一员。主流作为粘合剂的作用已经消失了。如果中心不能维持下去,这对未来几十年的音乐又意味着什么呢?
下面的故事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