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最受宠的“小儿子”,竟成了电诈帮凶?
马斯克最重视的 " 小儿子 ",又闯祸了。
不是特斯拉,而是马斯克的 " 星链 " 被东南亚的电诈园区广泛利用,对很多国家执法部门的反诈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成了电诈帮凶。

星链一下从 " 尖端科技 " 沦为 " 反面教材 "。
马斯克一直对星链非常偏执而疯狂,它由 Space X 公司设计,是全球首个最大规模的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相比传统卫星,可以说具有 " 降维打击 " 般的优势。
甚至从马斯克成立 SpaceX 到现在,已经发射了 6000 颗以上的卫星——占人类目前在轨卫星总数的一半以上。

赚钱赚到手软的星链,被电诈园区盯上了!
电诈团伙盯上星链,其实是意料之中。
缅甸互联网服务本来就不稳定,过去一年约 3000 台星链设备处于活跃状态。虽然未获使用授权,但妙瓦底一带至少 8 个电诈园区部署了星链。

星链计划,确实是一个 " 脑洞大开 " 的项目。
2014 年,马斯克一拍大腿,决定要发射上万颗卫星到低地球轨道,构建一个全球性的卫星互联网网络。
跟传统卫星相比,星链的最大优势就是快:过去进行一次数据传输的时间,星链能够来回传输多次。

你可能会想,上网冲浪,至于发射卫星这么大费周章吗?
现在咱中国 5G 基站累计建成开通 439.5 万个,连珠峰都没放过。
但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把基础设施做的这么强的能力,对于人烟稀少,或者基础设施不足的地方,星链计划就有吸引力了。
马斯克设想:全球网络建成后,你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接入互联网,无论你在飞机上还是在沙漠里。

比如,星链就在非洲卖爆了。
星链最初是在去年进入非洲,过去在欧美地区星链用户主要集中在偏远和农村地区,但在非洲,哪怕是大城市的用户,上网也很麻烦。
现在已经在尼日利亚、肯尼亚、加纳、贝宁、博茨瓦纳、马达加斯加等 15 个非洲国家推出。
一个长期生活在巴西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原始部落, 在去年 9 月忽然就连上网了。

他们不再积极打猎、耕田和做饭,而是一个个抱着手机傻乐,因为非洲老铁借着星链刷上了快手海外版。

在这些以往网络世界的边缘地区,星链提供的高速卫星网络还在改变整个海陆空联网生态。
2024 年 10 月 22 日,卡塔尔航空公司运营了全球首架搭载星链技术的波音 777 航班,在飞机上可以看电影、打游戏还能发朋友圈。

不仅网速慢而且贵的离谱,每天的收费高达几十美元。
最早宣布全面部署星链的是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在 2022 年 8 月宣布旗下所有邮轮、包括未来新建的邮轮都将使用星链服务。
去年,嘉年华邮轮、荷美邮轮、公主邮轮等多个品牌全部采用星链网络服务。截至目前,几乎所有主要的邮轮公司都已经宣布与星链合作。

2024 年,澳大利亚还投资几百万美元,将 " 星链 " 终端安装在警车和消防车上。哪怕警员在最偏远的地区,也能第一时间响应。
星链还是露营户外党的福音。
2024 年 5 月星链推出 Starlink Mini,比 iPad 稍微大一点,可以装在房车上,在高山、森林、沙漠里都能实现上网自由。

10 岁的星链,正是闯祸的年纪
简单理解,星链卫星就好像把路由器发射到太空中去,然后在天上向地面发射 wifi 信号。
这样一来,相当于路由器就在你的头顶,无论你在哪个犄角旮旯,只要你能看到天空,都能实现上网自由。
用马斯克自己的话说,有了星链," 你在亚马逊丛林可能知道的比总统还多 " 。

马斯克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既然一颗卫星会飞出视野,那我多造点卫星不就得了?一颗飞走,另一颗不停的接力,这就形成了一个 " 链条 ",这就是 " 星链 " 的真正含义。
于是,这些数量庞大的 " 马斯克 " 牌卫星,就在太空里遨游。

因为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无论是天文学家还是天文爱好者,都对这些美国卫星避之不及!
比如 2021 年 12 月,美国的星链卫星两次危险接近中国空间站。
《经济日报》指出,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只要与直径 10 厘米以上的物体碰撞,中国空间站就会损毁。而两次避开美国卫星,显示了中国空间站高超的航天空间感知能
力和避障能力。

每颗星链卫星重 227 千克,大小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星链卫星一旦故障,将变成巨量太空垃圾,需 1 至 5 年才能坠入大气层烧毁,后果难以想象。
西班牙天文学会专家指出,目前全球产生太空垃圾的主要责任,应由私营公司来承担,其中,SpaceX 的活跃卫星数量最多。
星链已经多到被很多网友 " 肉眼发现 "。

如果有一天地球被小行星撞了,天文学家没有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千万不要怪他们,你该去找那些发卫星的公司。
中国企业,能跟马斯克正面对打吗?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星链的最大问题就是:贵。
首先,你必须购买一套星链设备来接收卫星信号,这个费用大概在 200 美元以上,也就是 1400 人民币。
其次,你使用星链宽带的最低费用一年就是 1500 美元左右,也就是 1 万元左右,这个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虽然中国版 " 星链 " 起步晚,但正在奋起直追。
比如,中国版星链 " 千帆星座 " 计划也已 起航,2024 年 8 月 6 日,千帆星座计划已完成首批 18 颗组网星的发射,还有日本天文爱好者拍到了中国千帆卫星运行轨迹 。

中国星网的 GW 星座、鸿擎科技的鸿鹄星座等都在进行低轨卫星的筹备。
跟星链不同的是,我们的星网是自主可控,同时更注重信息安全,能有效防止被 " 卡脖子 "。虽然现在星链领先,但咱们的星网也有绝活:那就是 5G 融合技术,让卫星网和地面网 " 无缝切换。

星链目前不向中国大陆地区提供服务,而中国通过 " 星网计划 " 确保在太空资源、通信安全和技术 领域的自主权,同时近地轨道容量约 10 万颗量级,先到先得。
唯有掌握主动权,才能不受制于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金错刀 "(ID:ijincuodao),作者:张一弛,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