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500余项成果 《成都市科技创新成果供需清单》发布

如何让技术成果供需两端双向赋能,协同创新?一张清单给出了答案。5月8日,在“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特色园区科技赋能暨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上,《成都市科技创新成果供需清单》正式对外发布。

资料图片

活动现场,重点发布了10项代表性技术需求和10项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技术需求来自川能智网、开物信息、越凡创新、中轨轨道、华体照明、川开电气、海力智能、智慧油服、纵横六合、百裕制药10家企业,覆盖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科技成果则涵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医疗器械、核材料等多方面,具备较高的技术成熟度,部分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我们希望搭建起一个平台,让技术的供应方和需求方能够直接对话,精准匹配。”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中详细列出了各项成果的应用领域、技术特点等关键信息,使得需求方能够快速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成果,而供应方也能更准确地定位潜在的合作对象。“让技术成果不再‘深藏闺中’,而是能够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例如,在电子信息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设备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航天光电编码器已占据国内97%以上市场,未来需求持续增长;在人工智能领域,电子科技大学的AI安全检测平台可有效防范数据泄露;在低空经济领域,西华大学的多波段激光复合光电探测载荷技术可提升飞行器环境感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供需清单中的成果及需求均由成果专员们在科技创新一线挖掘、梳理产生。据介绍,在需求端,通过深入调研各类企业、园区的实际需求,梳理出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不同领域的100余项需求;在供给端,充分挖掘科研创新资源,梳理出来自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不同领域的500余项成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图片 主办方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