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祥符区检察院:助十三名女工拿到欠薪

开封祥符区检察院:助十三名女工拿到欠薪

法治日报记者 赵红旗 通讯员 雷继峰

“我们拿到工资后,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你们还牵挂着我们,询问我们的近况,真是太感谢检察机关了。”近日,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郭静在电话回访时,接受回访的人员这样说。

今年2月12日,祥符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收到区劳动监察大队移送的13名女工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线索。检察官经与女工沟通了解到,13名女工通过某网络平台发布的招工信息到某制衣厂务工,从2023年10月起从事计件工作,约定按日结算工资,但自2024年2月开始,某制衣厂以“衣服卖不出去”为由,一直拖欠劳动报酬共计4万余元。同年10月,13名女工向祥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后,某制衣厂只支付每人500元的劳动报酬,余款一直拖欠至今。

“我家的孩子小的刚上小学,大的上高中,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我就想着多做点活儿补贴家用。”“我们是计件工,一件才给几分钱,这可都是我们的血汗钱……”13名女工向祥符区检察院提出支持起诉申请。

2月13日,在民事检察部门案件讨论会上,祥符区检察院指派办案团队迅速展开调查核实工作。

办案检察官注意到,13名女工年龄普遍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因对劳动法不了解,当初未与某制衣厂签订劳动合同,因此需要进一步核实并证明其与某制衣厂存在劳动关系。为核实情况,检察官首先在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取相关卷宗,并根据卷宗及仲裁结果,确认某制衣厂与女工真实存在劳动关系。与此同时,检察官又根据女工们提供的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的上工结算单,在某制衣厂查看了13名女工的出勤记录、工作任务分配记录、工资单明细等相关证据,并帮助她们对相关证据材料进行整理分类。

为尽快解决女工劳动报酬支付问题,祥符区检察院组织区劳动监察大队、区妇联及女工代表、某制衣厂代表等有关人员召开沟通调解会,但某制衣厂代表提出的“以机器或衣服制品代替劳动报酬”的建议遭到女工反对,调解陷入僵局。2月15日,祥符区检察院向区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依法支持13名女工追索劳动报酬。

2月28日,法院采纳支持起诉意见,依法判决某制衣厂向13名女工支付所拖欠的劳动报酬共计3.8万余元,制衣厂法定代表人承担连带责任。

3月20日,祥符区检察院民事检察官引导双方当事人参与区法院组织的执行和解活动。在检察官与法官的耐心释法明理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某制衣厂代表当即支付5000元,并承诺剩余部分在今年5月前全部付清。

“每一件涉妇女权益保护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社会问题。”祥符区检察院检察长陈军波说,检察机关办案不仅要注重对案件本身的办理,更要注重深入挖掘案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社会问题。

针对此案的办理,祥符区检察院认真研究了与区法院、区妇联、区总工会共同会签的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有关文件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经与区妇联沟通协商,于3月26日联合出台《关于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建立了定期会商、信息通报、线索互移、办案协作、联合调查五项机制,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发现妇女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可以移送妇联提供社会化保障,也可根据妇联工作需要,为涉及妇女维权事项提供法律咨询,必要时提起公益诉讼或支持起诉。

“我们不能就办案而办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要积极进行解决。我们通过办案,不但使13名女工的欠薪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还针对办案中发现新问题,对此前出台的相关文件进行了完善,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奠定了基础。”陈军波说。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