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出招稳外贸:优化出口信用险、组建内贸险共保体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的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助力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同时,将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
记者了解到,所谓内贸险,就是指保险机构为保障国内贸易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风险而设计的保险产品,主要用来保障国内贸易中的应收账款风险。内贸险通过承保企业信用销售风险(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可降低交易违约风险,强化供应链稳定性,间接助力内外贸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内贸险面临覆盖面偏小、保障能力偏弱发现现状,有市场机构测算,内贸险承保金额在我国内贸份额中的占比尚不足一成,不少贸易企业表示投保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为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李云泽表示,将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推动内贸险扩面、提额,多措并举支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为外贸企业拓销路打开空间,助力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此外,在当前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同时,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实施快赔预赔,稳定企业接单和出口信心,督促机构做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专属保险,引导银行推出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
李云泽介绍,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持续提高服务适配性,鼓励开发差异化、个性化产品,更好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了专门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低成本资金快速直达企业。目前,各地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其中约1/3是信用贷款。
他透露,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重点从4个方面发力:
一是增供给,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二是降成本,及时传导市场利率红利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优惠,同时规范机构与第三方的合作,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是提效率,推动银行简化内部流程,灵活满足各类投资需求,缓解企业资金的周转压力。
四是优环境,强化财税、产业监管等相关政策的协同,在担保征信、信用修复、发行标准等方面,加快完善相关制度。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