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武城法院多元化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武城法院多元化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通讯员 婷婷 殿伟 树剑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海峰

近日,农民工牛某、王某等5人因刘某、朱某未能如期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诉至武城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城法院)。工作人员了解案情后,依法采用简易程序公开审理。在承办法官的调解下,当事人当庭达成协议,被告朱某于庭审结束后,当即向原告支付了劳务费、案件受理费和财产保全申请费共计71564元。从开庭审理到案件履行完毕,仅用了不到2个小时。

近年来,武城法院致力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深入贯彻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审判管理,坚持预防与多元化解相结合,做实“定分止争”,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凝聚多元解纷合力,深耕诉源“责任田”。落实做细府院联动机制,制定《府院联动工作任务清单》,将金融、保险、物业、道交、劳动争议等矛盾多发重点领域纳入任务清单,压实行政机关、行业部门的主体责任。完善“法院+人社”调裁衔接机制,召开联动会议2次,制发“关于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协同推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的司法建议,提高裁审一致率,发挥好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仲裁的独特优势。武城法院以全县78个网格微法庭为载体,聚合商会、行业协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调解成功与自动履行并重,有效调解劳务合同纠纷160起。

优化审判服务体系,跑出解纷“加速度”。武城法院推进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庭建设,在2个乡镇设立4个巡回审判点和诉讼服务站,对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就地开庭,既节省当事人时间、又能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创新推进类案专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侵害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劳动者人身权益损害等类型案件,实行专业化审理,繁简分流、要素式审判等,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务合同纠纷案件207件,其中适用简易程序的192件,占比93%,审理周期缩短至平均29天。

推进立审执一体化,破解权益“兑换难”。武城法院在办理涉农民工群体性纠纷时,立案诉服人员做好释法说理,做好依法维权程序引导,提醒保全措施的应用;提前与人社、住建等部门沟通,对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可由主管部门或审理团队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形成打击恶意欠薪的强大合力。坚持一次性解纷理念,通过开展判后答疑、督促履行等工作,减少案件进入执行带来的诉累,2024年,欠薪当事人自动随案履行34件,支付工薪30.22万元。依法适用信用惩戒措施和修复机制,让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有能力履行;组织开展涉农民工工资专项“护薪”执行行动,今年以来,开展专项行动11次,执行到位金额85.67万元。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