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雅韵】上联:红楼梦断妃子泪,请师友赐下联!

"红楼梦断妃子泪,西游记完佛子笑"这副对联,以精妙的悲喜对照构筑了完整的文学意境。

上联"红楼梦断妃子泪"中,"梦断"二字既暗合曹雪芹"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终极幻灭,又呼应林黛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的绛珠仙草宿命;"妃子泪"意象化用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惘然追忆,将文学情境升华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境界。这种艺术处理,恰似改琦《红楼梦图咏》中"黛玉葬花"的凄美造型。

下联"西游记完佛子笑"则形成了修行维度的深刻呼应。"佛子笑"源自《五灯会元》"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禅宗公案,又暗藏孙悟空"齐天大圣"到"斗战胜佛"的证道历程;"经完"二字既有玄奘"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的初心不忘,又见如来"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的智慧开示。这种艺术构思,与明代《唐僧取经图册》中"九九归真"的叙事结构一脉相承。

这副名著的悲喜美学耐人寻味:上联是"泪"的尘世悲情,下联是"笑"的超脱智慧;上联展现"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的孽海沉浮,下联体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的修行真谛。这种艺术对比,暗合中国传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就像王国维《人间词话》评《红楼梦》为"悲剧中之悲剧",而《西游记》则呈现"游戏中的庄严",共同诠释着中国文学的深层精神。

在当代文化消费的语境下,这副对联犹如一面双面镜:当"妃子泪"的儿女情长遇见"佛子笑"的般若智慧,我们感悟到的不只是文学对照,更是中国人"入世即出世"的生命哲学,在红楼中看破情天恨海,于西游里参悟心猿意马。

上联:红楼梦断妃子泪,

下联:期待你的精彩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