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浙江首冠竟是热脸贴冷屁股 千余球迷撑场 背后藏着浙江篮球双主队密码
当广厦球员带着总冠军奖杯走进庆功宴现场时,迎接他们的不是山呼海啸的欢呼,而是稀稀拉拉的掌声。有球员后来在采访中坦言:“站在台上,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这场本该是 “全城狂欢” 的庆典,最终成了千余球迷与球队的 “相互取暖”,而背后的原因,藏着浙江篮球独特的 “双主队” 密码。
在浙江球迷群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浙江队,是情怀;看广厦队,是欣赏。” 这种微妙的区分,源自两支球队不同的历史脉络。浙江稠州银行男篮前身是成立于 1995 年的浙江松鼠中欣队,是浙江篮球的 “根”;而广厦队 2005 年才落户杭州,作为资本注入的职业俱乐部,始终带着一丝 “外来者” 的标签。就像北京球迷同时支持首钢和北控,但首钢永远是 “嫡长子”,广厦在浙江球迷心中,始终难以超越浙江队的情感地位。
这种双主队现象,直接体现在支持力度上。浙江队的主场比赛,即便战绩不佳,也能吸引 3000 + 球迷到场;而广厦本赛季常规赛主场,场均观众不到 4000 人,季后赛上座率勉强破 5000。庆功宴现场,有老球迷举着浙江队的旧球衣前来,被工作人员劝阻:“今天是广厦的庆功宴,请支持主队。” 老人嘟囔着:“在我心里,浙江队才是主队,广厦嘛,算是争气的‘外来户’吧。”
更深层的文化因素,在于浙江人对 “本土” 的极致追求。无论是饮食、方言还是体育,浙江人更倾向于支持 “根正苗红” 的本土事物。广厦队虽然扎根杭州 19 年,但球队管理层、球员大多来自五湖四海,缺乏像浙江队那样的 “浙江籍球员传承”。当胡金秋、孙铭徽等球员用普通话喊出 “为浙江而战” 时,台下讲着吴语的老球迷,或许更怀念当年浙江队里那些操着温州话、绍兴话的本土球员。这种情感纽带的缺失,让广厦的冠军荣耀,始终带着一层难以突破的隔阂。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