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演绎03:刺客豫让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襄子出行,遭遇刺客行刺!赵襄子冲着刺客吼道:" 豫让,你当狗还当出自豪感了?为什么老盯着我不放?"
豫让一咬牙说道:" 为主子报仇,天经地义!"
赵襄子看到依然死性不改的豫让,心里一阵阵后怕,幸亏这匹马受惊了!
原来,赵襄子出行,路过一座桥时,马突然受惊。赵襄子这才怀疑有问题,对手下说:" 去搜查一下。"
果然搜出一个刺客,正是对赵襄子念念不忘的豫让!

为什么豫让对赵襄子有如此深的怨恨呢?这要从豫让的主子智伯说起。
春秋时期,智氏家族家主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攻打赵家,赵家毫无还手之力,眼看就要灭亡。
这时,赵襄子派使者张孟谈出城,秘密说服了韩、魏两家反水,共同对抗智氏家族。
最终,智氏家族被灭,赵襄子不仅将智伯全族灭门,还把智伯的人头砍下来,作为战利品,昭示自己的赫赫战功。
智伯的家臣豫让,因此对赵襄子怀恨在心,念念不忘,一心想要刺杀赵襄子。
第一次刺杀时,豫让假扮成受过刑的人,混进赵襄子家里打扫厕所。
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赵襄子去上厕所前,突然感到心慌意乱,眼皮直跳,觉得可能有不好的事发生。
于是,他让人搜查厕所,果然发现了豫让。
手下人急于表现,想立刻杀了豫让,但赵襄子摆摆手,问道:" 我先问清楚,你为什么要刺杀我?"
豫让回答:" 我要为我家主子智伯报仇。"
赵襄子听完豫让的陈述,觉得他是个忠诚之人,便对他说:" 你可真是个好狗狗!这次我放你一马,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样了。毕竟,智伯已经成为过去,你不该为死人为难自己,也为难他人。"
于是,赵襄子释放了豫让。
然而,豫让并未死心。

他深知赵襄子必定派人监视自己,于是用油漆涂遍全身,并吞下炭块,将自己毒哑。这样一来,别人便无法认出他。豫让因此得以进行第二次行动。
这一次,豫让躲在大桥下,准备行刺赵襄子。
然而,赵襄子再次感应到危险,豫让又被搜了出来。
这一次,赵襄子无论如何也不肯再饶恕豫让。
他对豫让说:" 你可真是条好狗,当狗还当出自豪感了?为什么死盯着我不放?"
赵襄子听后更加愤怒,对豫让说:" 虾扯蛋!你以前也不是智伯的家臣,为什么不为你之前的主子范家、中行家报仇?你为什么不把智伯杀了,替他们两家报仇呢?你当狗当久了,当不成人了是吗?"
豫让并不在意赵襄子的鄙视,而是解释道:" 以前我在范家和中行家时,他们把我当普通员工看待,待遇也一般,所以我用普通人的方式对待他们。但在智伯家族,智伯待我如兄弟,把我当知己好友。拉着我喝酒,经常跟我谈心,他像对待国士一样待我,我自然也要像对待国士一样来回报他。难道你不需要有誓死效忠你的人吗?"
赵襄子听了点点头,对周围的人说:" 看到没?看到没?这就是忠诚的榜样,你们以后都学着点儿!"
但是赵襄子还是说:" 既然你对我已经有了仇恨,我就不能再放过你了,放过敌人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于是,赵襄子命令手下把豫让给砍了。
豫让说道:" 赵爷,且慢!"

赵襄子挥挥停下来,问豫让:" 怎么了,你反悔了?你要是后悔你做过的事儿,愿意向我道歉,并且发誓不再想着刺杀我,我就放过你。"
豫让说:" 不是,我并不是怕死,我只是没有报仇,心有不甘,所以我希望你,把衣服脱下来,让我刺几下。虽然我不能刺杀你本人,但是刺几下你的衣服,也算是对智伯在九泉之下有个交代。"
赵襄子听了,翻了翻白眼,最后同意了豫让的无理请求,把衣服脱下来扔给豫让。
豫让拔剑刺了几下,最后冲着上天喊道:" 智伯,我尽力了。我给你报仇了,我来找你来了。"
说完,豫让就伏剑自杀。
这就是一代著名刺客豫让的故事。
不得不说,豫让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典型。
豫让的一生,也用他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豫让的所作所为有些不值,甚至显得有些不够分量。
他做的事情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仿佛将自己的生命看得轻如鸿毛。
然而,对于他个人而言,他实现了自我价值,这就足够了。
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不同,而豫让用他的方式诠释了忠诚与感恩,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你觉得是这样吗?
系列内容,欢迎看后续故事!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