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冠感染再抬头!新研究颠覆认知:病毒感染数年后仍可能危害健康
近期,新冠感染有增多迹象,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已从3月初的3.5%攀升至16.2%,新冠病毒超越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成为当前主流感染病毒,其中XDV变异株占比高达88.3%。
这一波疫情虽以轻症为主,但其背后的长期健康威胁——“长新冠”问题,正引发医学专家的深度担忧。
变异株传播力增强,但不可忽视的免疫逃逸
XDV变异株作为奥密克戎家族的分支,虽致病力较早期毒株显著下降,但其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导致人群抗体保护效果随时间衰减后更易感染。
目前感染症状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病程普遍较短(3-7天),但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仍需警惕重症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病毒隐匿性传播的特点可能导致感染规模被低估,南方省份因气候潮湿、人口密集,阳性率已高于北方。
新研究:长新冠或是一场潜伏的健康危机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病毒感染,比如感冒,有自限性,就是不吃药也会好,好了后面就没事了,但新研究颠覆了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
因为有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后,约10%-30%的患者会发展为“长新冠”,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长新冠
2024年《Nature Medicine》的一项追踪三年的研究显示,即便轻症感染者,三年后仍面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而住院患者的中风、心衰、阿尔茨海默病等风险显著上升,每千人损失9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远超心脏病和癌症。
长新冠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涵盖200余种症状,包括疲劳、脑雾、心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甚至可能诱发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EM)将其定义为“感染后持续3个月以上、累及多器官的慢性疾病”,全球患者已超4亿,每年造成1万亿美元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