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合资周期交接 “中国方案”成上汽通用最大筹码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刘晓林 三年前,上汽通用的高层采访现场是:包括三大品牌(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部长在内的近十位管理层在大宴会厅中央端坐一排,隔着硕大的空场,远远地接受记者提问。如今的采访场景是:常规会议室,仅有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软件负责人、整车开发总工程师在内的四位高层坐在背板前的高脚椅上,近距离接受媒体提问。与采访形式上的变化相比,采访内容上的 " 去水量 " 变化更为明显。

在 4 月底以三场发布会高调宣布进入 " 反攻 " 状态后,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日前带队新管理层接受了媒体采访,这个组队刚 8 个月的管理层,已经推翻重建了上汽通用成立 27 年来的诸多陈规和业务模式。对上汽通用本土研发尺度的空前扩大、未来车型开发谁说了算、别克和雪佛兰品牌调整,以及关税的影响、合资续约等问题,新管理团队都一一作出回应。

" 上汽通用就是中国内核 ",卢晓言简意赅地总结说,上汽通用在 28 岁的 " 年纪 ",决定要焕发新的青春,接下来所有的发展战略和产品开发都将围绕 " 在中国,为中国,甚至为全球 " 展开。对于正在进行的合资续约谈判而言," 中国内核 " 的市场竞争力也将是决定下一个合资周期如何展开的重要因素。

与卢晓一同接受采访的是负责上汽通用市场营销的副总经理薛海涛、负责软件和数字化体系研发的副总经理王晨东,以及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这四位管理层的组合,显示出上汽通用打造新合资话语权的思路。

新旧合资周期交接

" 关于上汽通用合资(前景)的问题,目前股东双方续约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针对外界关注的合资续约的问题,卢晓表示,目前股东双方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但他强调,过去半年多来,股东双方进行了高频次的密切沟通,在 4 月 7 号董事会上,股东双方对上汽通用未来发展的思路是保持高度一致的。

上汽通用成立于 1997 年,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签署的合资期限为 30 年,将于 2027 年 6 月 1 日到期。作为中国最早达到年销量 100 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上汽通用在合资前 20 年的发展一帆风顺。但过去几年的转型低迷期,让上汽通用如何开启第二轮合资面临更多可能性。

从目前看来,双方股东对于继续合资并没有太大歧义。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何思文(Steve Hill)曾在年初表示,通用汽车视上汽通用为其全球业务的关键一环,股东双方将持续为上汽通用提供技术、产品等全方位资源。这一表态意味着上汽通用在通用全球业务中的存在感依然很强。

另一方面,通用汽车对于如何重新定位中国市场仍在考虑中,股东双方对下一步如何合资合作也仍在谈判和沟通中,不排除在业务合作范围、合作形式等细节上有调整。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消费趋势,以及中美汽车研发实力的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合资谈判的筹码和各自的诉求也已随之改变。

此外,美国实施的关税政策正在对通用全球业务产生重要影响,上汽通用同样受到影响。卢晓称,上汽通用至少 95% 以上零部件都是国产,只有很小一部分零件涉及从美国进口,所以目前没有计划调整终端售价。在出口方面,上汽通用烟台工厂生产的昂科威 S 出口美国," 关于这部分业务,我们正在与美方保持沟通 "。卢晓透露,上海车展期间,通用全球各市场的一把手在上海召开了关于中国出口产品的分会,讨论到了应对关税的下一步计划。

当外界在关心续约谈判、关税影响等悬而未决的问题时,上汽通用已经在试探新的发展路径。与上述不确定的问题相比,快速加入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赛季是更为迫切的和确定的方向。

泛亚的边界

升级泛亚研发中心是上汽通用打开新路径的第一步。与其他跨国车企匆匆组建中国研发团队不同,上汽通用所做的只是把泛亚技术中心的研发边界再次扩大,且从幕后走上前台。虽然过往的车型基本都有泛亚操刀开发的部分,但据卢晓透露,在新的战略下,泛亚已正式获得了中国产品的定义权,尤其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泛亚团队拥有了本土功能开发的绝对主导权。

随着泛亚获得车型开发主导权,上汽通用对产品研发体系也进行了变革。虽然上汽通用所采用的 GVDP(通用汽车全球车辆开发流程)‌之前被许多本土企业借鉴,但鉴于竞争的加剧,上汽通用进行了两方面的变革 : 一是依靠中国强大的产业体系,缩短研发周期,让效率问题得到解决,在电池、辅助驾驶系统等核心技术环节,上汽通用分别和宁德时代、Momenta 等本土技术供应商联合开发,并广泛利用上汽集团的 " 朋友圈 " 资源 ; 二是面对新技术的快速演进,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抛开 " 对标行业 " 的思路,变为 " 对标用户需求 "。

在新能源竞争的上半场,与自主品牌相比,外方股东的技术体系加持既是合资车企的优势所在,也是掣肘所在。当下,更多合资车企开始技术 " 解绑 ",上汽通用同样如此。卢晓称,泛亚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股东双方最好的资源进行融合,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解决方案。而股东双方也支持上汽通用选择 " 最优解 "。

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通用的技术方案。事实上,作为最早启动电动车和智能辅助驾驶应用的跨国车企,通用汽车在智能化、软件、硬件上有诸多资源和技术积累可为上汽通用所用。

" 我们的本土开发团队跟 GM 有一个共识,在中国一定要开发中国本土的东西,让我们自己根据中国用户需求定义自己的产品。另外一个共识,就是一定要有多重的安全保护。"

此外,来自泛亚、工程师出身的卢晓,将工程师的地位空前提高,为这家合资企业强化了工程研发的底色。" 项目决定权就在进行最高决策的工程师手里。从这一点来说,过去八个月,我们的团队改变了很多。" 卢晓称,除了工程师决策制,去年还推行了营销跟产品互锁的机制,也即营销团队在产品开发之初就跟进。这些举措能否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快速得到验证。

三品牌新格局

对三个子品牌——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进行重新定位,是上汽通用打通新路径的第二步。其中,别克作为核心品牌,动作幅度最大。

在上海车展上,上汽通用连续举行了三场发布会,其中两场关于别克品牌,第一场堪称一揽子新技术新战略的发布,包括发布别克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 " 至境 "、 " 至境 " 品牌首款高端新能源的 MPV 世家,以及 " 逍遥 " 超级融合产品架构和 " 逍遥 " 架构下的多款先导概念车,这些技术和车型将构筑起上汽通用至少未来五年的竞争力。第二场是别克 GL8 陆尚的上市,上汽通用集齐了多达五款车的 "MPV 天团 ",覆盖从入门到超豪华的全谱系,MPV 已成为上汽通用实现谷底反弹的重要支点。

" 高端化 " 成为别克强调的新标签。据薛海涛透露,今年一季度别克的平均成交价已经到了 21 万元,比去年拉升了约 5 万元。在他看来,这是别克的高端品牌基因正在回归。按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至境高端品牌下会有 6 辆新能源车型投放市场,这些车都会搭载新一代的智舱、辅助驾驶技术。据悉,从 5 月份开始,新产品将陆续推出。

与别克品牌的高调重塑相比,雪佛兰品牌的走向较为扑朔迷离。经济型车的定位,让雪佛兰在电动智能化的新周期内失去市场空间,市场存在感在过去几年迅速降低。对此,薛海涛公布了针对雪佛兰的调整计划,称为了降低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今年将把雪佛兰和别克的经销店进行融合,依然给雪佛兰的用户提供购车、买车和服务的机会。" 没有大家讲的解散不解散的事情,还是从成本和效率角度考虑问题 "。

作为豪华品牌的凯迪拉克则在按计划推进转型。上海车展上,凯迪拉克旗下 V 系列高性能家族的首款纯电车型、号称 " 史上最快凯迪拉克 " 的 LYRIQ-V 进行了首秀。同时由四款车组成的 "LOVE 纯电家族 " 亮相,覆盖各尺寸的 SUV 细分市场。与其他豪华车品牌一样,凯迪拉克也提出了 " 油电互补、逐级进阶 " 的渐进式转型路线。握紧燃油车市场份额,仍是凯迪拉克的生存重点。

与新车型计划相比,上汽通用如何保持盈利更受关注。卢晓直言,目前上汽通用所有经营目标和方针都更看重盈利。截至今年一季度,上汽通用已经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利润回正。

" 现在我们整体的量不算大,是一个小公司,要按照小公司的运营方式来走。就是怎么样精益,怎么效率更高,就怎么做 "。薛海涛对上汽通用 " 小公司 " 的新定位,让媒体颇为惊讶,虽然这基于上汽通用从 8 年前的年销 200 万辆跌至 2024 年 67 万辆的事实,但也从侧面印证了这家合资公司在经历强烈的转型阵痛后,正在彻底抛弃高成本管理模式,务实地把挣钱作为第一要务。而暂时的 " 小公司 " 姿态,也更利于变革的推进。

最终决定上汽通用盈利高低的两大因素是 " 一口价 " 定价策略和产品结构。" 一口价 " 在去年第四季度实施,成为助力上汽通用起底回升的重要因素,今年仍将持续实施。

" 我们不会再做亏本的生意 ", 卢晓说,过去一两年,上汽通用在降本方面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所以 " 一口价 " 肯定不会是亏本赚吆喝。他强调,未来一年发布的 6 款至境新能源汽车都将是盈利型产品,到 2026 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占比会达到 50% 以上,到 2027 年甚至达到 60%,而这些新产品的目标也都是必须盈利。

不过,鉴于新能源汽车盈利性普遍较低的行业现状,燃油车仍将为上汽通用的利润保底。上汽通用预计,到 2027 年,燃油车至少还有 25% 以上的市场份额。到那时,有发动机和变速箱能力的企业,其竞争优势将得到凸显。

卢晓表示,上汽通用将在 2027 年保留 8 辆左右的燃油车,同时继续推进 " 油电同智 ",这些都是应对未来市场变化的 " 比较好的牌 "。

上汽通用正站在历史性的转折点上,长达三十年的第一轮合资周期即将结束,第二轮合资周期如何展开,将由上汽通用正在推出的 " 中国内核 " 和 " 中国方案 " 的市场竞争力来决定,而答案并不需要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