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里看活力丨夜汴京 宋韵新

霓虹灯影,流光溢彩;车水马龙,笙歌悠扬。夜色中的古城开封,徐徐展开一幅汴梁繁华盛景的画卷。

5月11日晚7时,大宋御河游船码头排起长队。从包公湖至龙亭湖的2公里长水道,被集锦园、春花园、夏荫园、秋韵园、冬凝园等五大景观带点亮。船行至集锦园,两岸光影交错,身着宋代服饰的舞者踏着《雨霖铃》的曲调翩然起舞,执手相望的剪影与水面倒影交叠,恰似从柳永词中走出。

“太美了!仿佛穿越到了北宋汴梁。”上海游客李敏举起手机,记录这似真似幻的场景。

在清明上河园,《大宋·东京梦华》灯光秀早已成为开封夜游的金字招牌。这场投资1.35亿元打造的视听盛宴,以8首宋词串联起北宋的繁华画卷,通过全息投影、水幕成像等技术,将《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活化在眼前。游客看战马踏水飞驰,听词韵穿越时空,科技手段让历史不再是静态的展陈,而是可触可感的活态叙事。

14.4公里长的开封城墙在夜色中化作时空隧道,大梁门城楼内《微梦大梁门》沉浸式裸眼3D演出正在上演,通过六面8K高清LED屏组合形成全沉浸虚拟环境,通过360度的空间包裹,以“文化+科技”的手段再现北宋东京城的繁华,让游客体验开封城摞城、墙摞墙、马道摞马道的文化奇观。

万岁山武侠城内,《三打祝家庄》实景剧的火光映红夜空,“武林高手”从观众头顶飞掠而过;江湖音乐节现场,唢呐与电音碰撞出“赛博国潮”,绛州鼓乐混搭DJ打碟,引得年轻游客随节奏摇摆。

书店街的夜,则流淌着另一种诗意。王大昌茶坊二楼,在动听的古筝曲声中,宋词接龙正酣,20多个年轻人玩得兴致盎然。“万国仰神京……”一首宋词上阕推出,大学生王欣流利对出下阕“九陌六街平……”赢得满堂彩。

“对出宋词可以免单,这种知识变现的游戏模式,让百年老字号找到了年轻密码。”茶坊经理陈恩光望着满座宾客,眼中透着欣喜。飞花令擂台、宋词接龙、点茶体验,在这里传统文化被演绎成可触可感的消费新场景。

这种文化赋能的消费场景,正在开封遍地开花。非遗市集里汴绣、剪纸、木版年画等项目融入百姓生活,宋都风韵、汴京繁华在璀璨灯光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封市积极把握夜间消费黄金四小时,完善夜游、夜购、夜娱、夜宿等新‘夜’态,推动业态集聚、消费升级,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深入融合发展,打造‘夜开封·欢乐宋’夜游品牌。”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清明上河园景区《大宋·东京梦华》、万岁山“音乐节+全新夜游”、大宋御河、城墙、鼓楼夜市、书店街等入选2024河南夜游主题旅游线路。《大宋·东京梦华》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2024年演出466场,门票收入突破2亿元,场次、收入均居全省第一。

开封在全省首创“欢乐周末+非遗市集+夜间旅游”新模式,2023年、2024年共组织200多项各级非遗项目在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展示43期,吸引了大批游客,提升了夜经济热度,擦亮了“大宋不夜城”品牌。(记者 龚砚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青竹)

记者手记

站在龙亭湖畔远眺,古城墙的轮廓在夜空中蜿蜒。开封,这座曾以《东京梦华录》惊艳世人的古都,正在用另一种方式续写繁华。当夜经济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流光溢彩的灯光秀,更是一座古城以创新姿态拥抱时代的文化自信。在这里,历史从未远去,它化作光影中的御河、茶香里的宋韵、非遗市集的吆喝声,在人间烟火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