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的低空新警务 带来“飞一般”的出警巡逻速度
“在都江堰,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也体会到了警务工作的智能和先进。”说起自己“五一”假期的经历,游客王女士这样说。
5月3日,南桥景点人潮熙攘,王女士与经营茶铺的张老板因消费问题发生口角,两人情绪越来越激动,围观群众越来越多。“都江堰公安提醒您,请克制情绪,等待民警到场。”突然,清晰严肃的警告从空中传来。原来,按预定计划开展巡逻工作的警务无人机正通过空中喊话功能,对当事双方的过激行为进行劝阻,对围观人员进行疏散,引导民警到场,快速化解矛盾纠纷。
底下是千年古堰流淌,头顶是警务无人机守护平安。5月12日,记者从成都都江堰市公安局获悉,该局延伸探索10类应用场景,建设8座智能化全天候无人机机场,低空警务作战中心24小时运行,服务旅游城市发展,守护城市平安。
聚焦10大类应用场景
低空警务服务实战
每到节假日,总有大量游客涌向旅游资源富集的都江堰。
“前往虹口的道路出现拥堵,立即指派无人机到现场勘察。”5月10日,周六。看着指挥中心监控屏幕上出现的道路拥堵,都江堰市交警大队民警刘颖向“无人机交警”下达了指令。
接到指令后,“无人机交警”立即从“工位”起飞,根据坐标,3分钟不到就赶到了现场。仅用半分钟左右就找到了拥堵的原因,有几辆车不愿意排行,占用对向车道行驶导致拥堵。
“无人机交警”迅速将违章现场拍照固定证据,联动巡逻交警对车辆驾驶员进行教育处罚。随着违章车辆的撤离,道路重新恢复了正常通行。完成任务的“无人机交警”随即飞回,等候下一个指令。
都江堰景区景点多、网红区域多、大型活动多、人流车流多,都江堰市公安局聚焦旅游、交通、安保、救援、生态等领域,延伸探索低空警务10类应用场景,在游客中心、交通要道、企业园区、重点单位建设部署8个警务无人机智慧运管中心及全天候无人机机场,除了开展常态化巡逻,一遇突发情况,无人机将立即起飞抵达现场处置。
既有专职飞行队伍
又吸纳民间飞手联勤联动
都江堰森林资源丰富,记者了解到,对青城山、赵公山、龙池-虹口等多山区域进行无人机“热感应”地毯式排查,及时掌握重点区域内是否存在火灾隐患、火点和冒烟点等情况,重点检查游客游览路线及群众生产生活区域内是否存在火灾安全隐患,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如何提升无人机飞手的操作技能?都江堰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治安、交警、刑侦、森警等警种择优选拔民警参训,遴选7名持证民辅警成立专职飞行队伍,实行“老带新”结对机制,坚持“每日必飞、每日必巡”常态化训练,针对旅游安保、交通疏导、山地救援等场景定期开展跨警种协同演练。
对接都江堰市航拍协会,组建“低空义警队”,吸纳30余名技术精湛的民间飞手,建立重大活动、突发事件联勤联动机制;在抢险救援中,义警队配合警方开展空中勘察,协助救援被困群众;在大型活动中,义警队参与现场监测,形成“专业力量为主、社会力量协同”应急处突模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黄国华 邹沛 记者 何良 文/图/视频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