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了?韩国海军航母计划复活,但改为“无人机航母”
虽然韩国第 21 届总统选举要到下个月才进行,但在尹锡悦时期被叫停的韩国航母计划,已经急不可耐地要复活了。
根据韩国国防部消息人士 5 月 11 日透露,海军近日向国会国防委员会报告了将轻型航母项目改为 " 多用途有人和无人部队指挥舰 " 项目的计划。海军有关人士称," 这是综合考虑了俄乌战争等近期实战证实的无人机作战效能,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的发展趋势,朝鲜及周边国家海军力量的快速增强等因素后,做出的决定 "。
韩国之前提出的轻型航母计划,是由文在寅政府发起的、代号为 " 多用途大型运输舰 -2"(LPX-II)的项目,计划 2033 年建造完成一艘总长 260 米、宽 40 米、排水量 3 万吨的轻型航空母舰。因被质疑耗资巨大且缺乏必要性,该项目在尹锡悦政府时期实际上已被叫停,其有关经费仅具象征性质。

此前韩国海军发布的 LPX-II 想象图
此次海军提出的 " 多用途有人和无人部队指挥舰 " 项目,主尺度和排水量基本不变,但不再寻求使用美国 F-35B 垂直起降战斗机或者处于纸面上的韩国 KF-21N 海军型战机,而是计划装载 " 数十架 " 能够执行各种任务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战斗机、自杀式攻击机以及侦察无人机,也将保留 " 一定程度 " 的直升机搭载能力。


现代重工结合 KF-21N 制作的航母模型,采用了双舰岛布局
韩媒乐观预计,这样有望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成本。之前预估轻型航母项目的成本约为 50 亿美元,其中舰船建造费约为 18 亿美元,显然主要的费用是在舰载战斗机及其配套设备上,而用无人机取代则会节省很多。不过韩国国防部消息人士也承认," 由于大部分无人机仍处于研发阶段,费用的节省情况,未来根据实际采购成本还会发生变化 "。

目前韩国海军仅有的舰载固定翼无人机操作经验,是去年 11 月在 " 独岛 " 号两栖攻击舰上测试使用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的 " 莫哈维 " 无人机
尽管还有很多变数,但这个消息已经让那些因为航母项目实质下马而有些心灰意冷的韩国专家们兴奋了,甚至将其称之为 " 我军武器系统作战方式由以有人机为中心、向以有人与无人机相结合为中心转变的分水岭 "。韩国国防分析研究所朝鲜军事研究实验室主任申升基表示," 像 F-35B 这样的有人驾驶战斗机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预算,无人机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现代战争中的实际作战价值正在迅速提升。" 他补充道:" 海军考虑到未来战场,转向以无人机为中心的平台也是一个合理的战略决策 "。
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杨旭也表示," 考虑到我国海空军的总体实力和预算状况,相比以有人驾驶战斗机为基础的航空母舰,以无人机为中心的力量是更为现实、有利的选择 "。他补充道:" 从技术上讲,操作无人机的基础已经相当牢固,即使在没有实际航空母舰上起降经验的情况下,也有望实现无负担地操作无人机,积累经验 "。
目前韩国海军已经授予现代重工合同,委托对 " 多用途有人和无人部队指挥舰 " 进行概念设计研究,并计划向本月底举行的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计划的变更情况。一旦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这项计划,有望在年底之前向下个月出炉的韩国新一届政府提交。
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实现,韩军预计新舰将于明年开始方案论证,考虑到相对原方案的修改和其他现实难度,预计进度将比当初计划的轻型航母后推 5 年以上,也就是到 30 年代末才能投入使用——如何让至少三届韩国政府支持这个并不短平快的项目?除了 " 这是‘海军 2045 愿景’的一部分 " 这种干巴巴的许愿之外,要想让航母梦多做一会儿,韩国海军仍需要寻找更有说服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