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修改两蒋“陵寝”“谒灵”用语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台媒5月6日披露称,台“国防部”已公告修改两蒋慈湖、大溪管理要点,以落实所谓的“转型正义”。使用长达50年之久的“谒灵”“陵寝”等用词成为历史。

据台湾亲绿媒体5月6日报道,蒋介石1975年4月5日去世后,灵柩于当年4月16日暂厝在桃园慈湖宾馆,停放于宾馆正厅,但并未下葬。蒋介石之子蒋经国1988年1月13日去世后,灵柩暂厝在大溪头寮宾馆。“总统府”及军方为维护两处宾馆安全,以及便利民众前往,派出宪兵及仪仗队驻守,并由“后备指挥部”设立桃园管理组。报道称,由于台湾地区之前处于“威权时代”,因此前往祭拜被称为“谒灵”,将灵柩所在之处称为“陵寝”,自1975年至今这些用语都没改变过。

今年4月民进党“立委”邱志伟提出质询,是否规划裁撤仪仗队并修订“陵寝”名称。他称,军方的职责是“保家卫国”、抵抗“敌对势力”,而非保护独裁者坟墓。中时电子报6日称,台“国防部”经内部讨论后,4月22日发布公告,将“谒灵”修改为“入营”,并删除“陵寝”字样,改以“营区”称呼。

澳门《新华澳报》此前报道称,两蒋之所以没有下葬,而是将灵柩暂厝在桃园,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身后能在中国统一后归葬大陆。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李登辉的“台独”真面目逐步暴露,民进党人当时通过选举分别获得台北市长及台北县(今新北市)长之后,以“拆除违建”为由,先后做出了拆除蒋介石铜像、拆卸蒋纬国私宅,将“中正纪念堂”改名为“自由广场”等“去蒋”行动,蒋家后人因此向国民党中央提出“移灵案”,但显然当时时机还不成熟。在陈水扁时期,民进党当局在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修建了两蒋陵墓,蔡英文更是要举办“迁葬”仪式。其目的,就是要将两蒋与大陆割裂开来。台“国防部”修改两蒋慈湖、大溪管理要点引发岛内热议。有网友质问民进党当局,“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可以做了吗?”还有人直言,民进党只会做这些事自嗨。(陈立非)